從寶武鋼躍居全球粗鋼産量第一看到的
2021/07/15
各家中國鋼鐵企業一齊擴張産能,結果是2012年中國被認為擁有2億噸過剩鋼鐵産能。為了處理低效率、環境負荷高的設備及企業的過剩債務,中國政府以有實力的國營企業為中心進行了國內鋼鐵行業重組。
典型案例是2016年寶鋼集團與武漢鋼鐵集團整合成立了寶武鋼鐵。在把太鋼集團納入旗下之前的2019年,寶武鋼鐵還整合了馬鋼集團等,不斷推進整合。2021年4月,中國政府還公佈了鞍鋼集團與本鋼集團的整合計劃。
![]() |
寶武鋼鐵的標誌 |
現在中國的粗鋼産量超過10億噸,佔到世界大約6成。日本製鐵的社長橋本英二表示,中國企業的動向左右著亞洲鋼材及原料市場的行情,甚至「全部跟著中國的行情走」。
對於日本的鋼鐵企業而言,中國企業的威脅不僅是産量。很多中國企業的研發費在銷售額中的佔比超過2%。2020年度寶山鋼鐵佔2.6%,河鋼佔2.4%。一方面,日本企業的研發費佔比在2%以下。中國企業超過日本企業及南韓浦項製鐵,技術實力不斷提高。
針對純電動汽車(EV)使用的部分電磁鋼板,豐田承認了寶武鋼鐵的産品品質。在脫碳領域,研發費用的佔比也在增加。
中國企業還瞄準國外市場。有觀點認為,中國的鋼材內需到2023年前後見頂,中國企業將出海尋找增長空間。寶武鋼鐵的董事長陳德榮表示,2021年是全球化元年,還考慮收購歐美企業。日本企業將如何應對?似乎也要再次大膽決斷。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湯前宗太郎、堤健太郎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