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印度學者:60%人口不到35歲,工作崗位不足
(2023/04/20)
-
印度商學院教授 錢德拉塞卡·斯里帕達:印度超過60%的人口年齡在35歲以下。問題在於有多少熟練的勞動力,以及是或否有與之匹配的工作崗位。目前印度的工作崗位遠遠少於求職者,年輕人別無選擇,只能從事低薪工作以維持生計……
-
從內外資出口看中國外貿品牌化轉型
(2023/04/20)
-

李瀚明:隨著中國本土資本的不斷發展,中國在外資利用上的情況也有所變化。
-
索尼本田聯盟CEO的焦慮——中國軟體
(2023/04/19)
-

「與汽車廠商製造一直以來建立的世界觀不同。我覺得很可怕」,索尼本田移動出行的會長兼CEO水野泰秀這樣描述自己在中國感受到的衝擊。令水野震驚的並不是已經存在的技術,而是中國企業開發的軟體以及實際裝備到車輛、不斷使其完善的速度……
-
巴菲特再出手(下)看上日本哪只股
(2023/04/18)
-

「接下來巴菲特要買哪些股票?」巴菲特4月11日接受日本經濟新聞採訪暗示要追加投資日本股票後,日本國內外投資者都在熱議,被稱為「萬年低估」的日本股票在海外久違的成為話題。巴菲特之前投資了日本五大商社,接下來……
-
人口危機與機器人密度
(2023/04/18)
-

世界的「機器人密度」正在不斷提高。數據顯示,2021年每1萬名製造業工人的機器人引進數量相比2015年翻了一番。南韓、新加坡和日本等出生率低、勞動力短缺的國家位居前列。但機器人密度上升速度超群的國家是中國……
-
美元霸權動搖會導致人民幣崛起嗎?
(2023/04/17)
-

徐瑾:美元沒落是經久不衰的新聞頭條。美元霸權能維持多久,下個核心玩家會是人民幣嗎?英鎊和日元又能給我們什麼啟發?
-
巴菲特再出手(上)動盪中積極掃貨
(2023/04/17)
-

「當人們感到恐懼並以我想要的價格出售某些東西時,我會貪婪地買入」。2022年包括分紅在內的美國標普500指數下跌18%,巴菲特卻在積極投資。旗下波克夏公司向股票和實業投入785億美元,相當於總資産的8.3%,是雷曼危機以來的最高水準……
-
從華爾街大佬接連訪日看日本三股東風
(2023/04/14)
-

梶原誠:黑石集團的CEO舒瓦茲曼3月訪問日本,幾乎差不多時間,私募基金KKR的克拉維斯也在日本。華爾街的大佬們紛紛將目光投向日本釋放出某種信號。對於日本來説,宏觀環境出現三股東風。第一是地緣政治。俄羅斯進攻烏克蘭、中美對立……
-
中國調整招商引資政策,傳遞了什麼信號?
(2023/04/13)
-

王英良:中國的招商需要更多發展,比如全政府與企業社會的參與、將招商引資提升到國家經濟外交層面、突出企業家主體地位等。
-
巴菲特接受日經獨家採訪的主要內容
(2023/04/12)
-

訪問日本的巴菲特於4月11日接受了《日本經濟新聞》的獨家採訪,透露了考慮進一步投資日本股票的想法。他還談及了對以美國矽谷銀行破産為開端而加劇的金融危機的看法以及出售台積電股票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