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專欄/觀點

專欄/觀點

10個數字解讀受到世界認可的日本動畫

宮崎駿的動畫電影《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動畫長片獎。與宮崎導演憑藉《神隱少女》榮獲這一獎項的約20年前相比,日本動畫在全世界取得了長足發展。日經用10個數字來分析被世界認可的日本動畫……

推薦

日本為爭奪外國勞動者使出「窮極之策」?

日本計劃將接受外國勞動者的「特定技能」人數框架提高到達到目前的兩倍以上,達到82萬人。背後反映出如果不依賴外國人才,日本的地方經濟就越來越難以轉動起來的現狀。另外,與同樣面臨人手短缺問題的其他國家人才爭奪競爭也越來越激烈……
印度外長蘇傑生:將與中國重構世界秩序

蘇傑生認為到2075年只有中國和印度兩個國家的經濟規模將超過50萬億美元。同時還表示,隨著七國集團的影響力減弱,印度和中國等新興和發展中國家「全球南方」崛起,世界的狀態將改變……
中國長期利率在歷史低點 

中國10年期國債的收益率在2月29日一度降至2.341%。約22年來首次跌破了屬於歷史最低值的2002年6月5日的2.352%……
瑞信的失敗考驗「後雷曼」的監管體制 (2023/03/20)

小平龍四郎:瑞信是世界金融監督機構認定為「全球系統重要性銀行(G-SIBs)」的30家銀行之一。本來應該是金融系統發生動揺時發揮穩定作用的金融機構。實際上發生的事情相反……
日本消費走向「消齡化」時代 (2023/03/20)

中村直文:近30年日本20~60多歲人群的價值觀和消費取向的差距趨於消失,這種新的社會形態被稱為「消齡化」。有專家指出,企業以前將行銷的重心放在年輕人和年輕家庭,但隨著年齡層差異的消失,今後有必要轉向超越年齡層的縱向市場……
《晶片法》帶動的美國政治機會主義 (2023/03/20)

這是拜登政府迄今為止利用政策影響企業最激進的動作之一,但該法在保護美國關鍵技術供應鏈之外,更是與本土政治博弈緊密綁定。
日企從全球市值50強中走向消失 (2023/03/16)

梶原誠:1988年底世界總市值前50的企業中,有32家日企。2009年以後只剩豐田一家。日本在失去的30年裏被世界拉開差距,股市無情地反映出企業和國家的沉浮。美國矽谷銀行破産引發的衝擊正在迫使全世界的投資者對股票做出進一步甄別……
對話瀚川智慧CEO蔡昌蔚:新能源汽車換電模式「風口」已至? (2023/03/16)

如何看待新能源汽車換電市場的前景?參賽者們會遇到什麼樣的挑戰?汽車廠商又該怎樣面對「車電分離」可能帶來的權力分化?
馬哈迪:美國應設法與中國改善關係 (2023/03/15)

97歲的馬哈迪自2022年11月宣佈引退後首次接受日本經濟新聞採訪。關於中美主導權爭奪,他指出:「中國在發展,美國必須接受中國成為世界第一的時代會到來」,他對中美對立擔憂稱:「會傷害國際貿易」……
矽谷銀行倒閉讓憂慮覆蓋美國科技産業 (2023/03/15)

堀田隆文:矽谷銀行倒閉的風波會擴大到什麼程度? 對於動盪是否會蔓延到整個金融系統,看法存在分歧。但有一點是確定的,那就是對借款人、美國初創企業的影響。在最需要矽谷銀行的時候,他倒閉了……
老去的G7轉向「追求幸福」 (2023/03/15)

江渕智弘:G7佔世界名義GDP的份額在頂峰的1986年達到68%,2022年降至43%,首次被佔44%的新興和發展中國家超越。G7將幸福的追求定為2023年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的議題,從中可以看出在名義GDP上被中國和印度等新興市場國家逆轉的苦惱……
能否抓住美國地方銀行這把落下的刀? (2023/03/14)

竹內弘文:在決定保護破産的矽谷銀行(SVB)的所有存款後的一天,美國股市仍然籠罩在不確定性中,那些被擔心遭受存款外流的銀行股大幅下跌。 因為發展太突然,也有一些市場參與者試圖測試市場格言「不要試圖抓住一把落下的刀」……
Alphabet董事長:中美脫鉤將延緩技術進步 (2023/03/13)

Alphabet董事長約翰·亨尼斯對AI存在的問題敲響警鐘,表示:「國際協議是唯一的方法。在AI領域具備僅次於美國的競爭力的中國也應參與進來」。他強調稱雖然中美對立正在激化,但針對將給人類帶來危險的技術,雙方應展開合作……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視 頻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