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製造」到底出了什麼問題?
2017/10/16
在這一點上,可以説神鋼的數據篡改暴露出多元化經營的陷阱。在被稱為「鋼鐵業寒流」的泡沫破裂前開始的超長期鋼鐵行業蕭條之中,神鋼在工程機械和有色金屬領域推進了彌補鋼鐵業務下滑的經營的多元化。
此次,出現數據篡改問題的鋁業務是1999年作為「鋁銅公司」由內部實質剝離而來。該業務與鋼鐵和工程機械業務的人事交流極少,已成為半獨立的組織。受益於近年來汽車積極採用鋁製品,該業務成為業績的火車頭,但恰好在出現違規行為的約10年前,相比因中國需求強勁而沸騰的鋼鐵部門,在公司內部的地位並不高。
尋找解決問題之路
據稱包括管理層在內,眾多員工參與了數據篡改,或許是因為重視自己所屬的組織的利益、輕視公司整體的風潮已在整個職場上蔓延。或許也可以説,這是由於經營多元化而形成「封閉組織」的弊端。
當然,這樣的問題並非日本企業獨有。以2014年曝光的美國通用汽車(GM)的有缺陷點火開關問題為例。仍然是在10多年時間裏被開發部門隱瞞了缺陷。但是,「一線能力」一直被視為日本製造的競爭力源泉,因此打擊更加巨大。
疲憊不堪的日本生産一線。企業文化的改革是無法迴避的,但最可靠的解決方法是引進新的科技。長島指出,封閉化組織的缺點之一是「沒有注意到已在社會上遍佈的「已存在的事物」」。在物聯網(IoT)和人工智慧(AI)的引進方面,德國和美國領先一步。關於這樣的科技,「背後存在日本企業認為能以一線能力加以彌補的看法」(長島),但這種能力已經日趨接近極限。換言之,相繼出現的醜聞的另一面也是在提醒日本到了向日本式的産品製造注入新科技這一活力的時候了。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杉本貴司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