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專欄/觀點 > 專欄 > 中國創新的源泉——不嚴謹?

中國創新的源泉——不嚴謹?

2018/12/12

PRINT

      

  美國總統川普認為中國竊取尖端技術感到憤怒。而日本和德國依舊非常自負地認為中國不可能在製造領域追趕上來。雖説如此,技術的進步並非只有一條路可走。中國提出的「中國製造2025」未必就意味著一定追隨美日歐的腳步。

    

  從事AI研發的碼隆科技是由一群博士在2014年創建的企業。該公司的産品已開始在深圳的醫院裏投入使用,如通過磁共振成像裝置(MRI)進行腦部疾病診斷的系統。

   

  由5~6名醫生進行讀片的診斷結果和AI確定的腫瘤部位幾乎完全一致。所不同的就是判斷出腫瘤位置花費的時間。只需花點電費的AI用了1.725秒,而拿著高薪的人類醫生團隊需要6分鐘。AI使醫療成本顯著下降。

      

從外灘眺望浦東(資料圖)

     

  為什麼研發速度會如此之快?筆者向該公司的國際業務負責人提出這一問題後,得到了一個令人苦笑的答案。「在日本和美國,你們能從醫院裏拿到患者的數據嗎?」

   

  在中國可以收集大量個人資訊。數據量越大價值就越高,這對培育AI很關鍵。包括美國矽谷在內,全世界的AI技術人員都把深圳視為新天地而不斷流入,原因就在於此。

   

  數字和中國的統治制度在這方面實現了良好相容。很遺憾,日本暫時還找不到相對抗的手段。

    

  本文作者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編輯委員 太田泰彥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37
具有一般參考性
 
6
不具有參考價值
 
23
投票總數: 67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