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興國際機場的隨想
2019/12/25
中山淳史:由於中美兩國政府達成「第一階段」協議,各方都在關注貿易和投資的停滯改善程度。但筆者也想關注對人員流動産生的影響。
據悉,中國人赴美人數2019年連續2年減少。在中美貿易戰的背景下,對於高度技術人員,美國一直在限制簽證的發放,一般遊客也在持續減少。
這其中似乎也存在中國方面的意圖,有可能希望通過減少本國居民赴美旅游來牽制美方。對於美國來説,對華貿易收支雖為逆差,但旅遊收支為順差。還有報導稱,中國針對美國涉槍犯罪和高昂的醫療費向國民發出警告,呼籲減少赴美旅遊。
![]() |
北京國際大興機場的鳥瞰圖 |
中國人赴美國旅遊似乎具有非常巨大的潛在需求。2003年訪美遊客為15萬人。到2011年增至100萬人,2017年超過300萬人。到貿易摩擦之前,美國政府也對放寬中國人的簽證限制持積極態度。
或許是著眼於這種狀況,中國政府對於航空基礎設施的擴大持樂觀態度。最近,筆者有機會看到了9月開航的「北京大興國際機場」。猶如海星的新穎設計,讓移動只需最小限度的機場內設計等、令人吃驚的地方很多。
但最讓筆者吃驚的是,該機場將在今後數年內建成全部6條機場跑道,旅客容納能力很有可能超過目前世界第一的美國亞特蘭大機場(2018年利用人數為1億739萬人)。
北京還有1958年開航的「北京首都國際機場」,2018年該機場的旅客人數為1億98萬人,已達到逼近亞特蘭大的規模。如果新機場走上軌道,北京將迅速具備接納美國最大轉机機場2倍以上旅客的能力。
在中國的「一帶一路」構想之下,完善以倫敦等歐洲主要城市為終點的鐵路網成為核心業務之一。中國方面的起點是「小商品批發之都」浙江省義烏。而北京的新舊兩個機場或將成為「空中的義烏」。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