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FO,不再科幻?
2021/07/28
因為即便在浩瀚的宇宙中存在某種生物,如此頻繁地到訪地球也很難以科學理論加以解釋。
宇宙研究第一人——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柏克萊分校教授村山齊説「與地球擁有相似環境的行星被認為距離地球最短也有大約4光年。即使擁有高超的技術,往返地球也需要驚人的年數。如果(UFO)真是地球外生物,為何如此頻繁到訪地球,這點讓人難以理解」。
乘坐現有的地球的宇宙飛船去大約4光年外的行星要用約3萬年。即使存在技術遠超人類的外星人,要頻繁「訪問」地球似乎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事。
如果這個假設成立,操控UFO的是地球人的可能性很大。這種情況下,明顯會成為安全保障的巨大威脅。
據多位軍事專家等介紹,目擊到的「異常飛行」的物體如果被用作軍事目的,很難用現有的兵器系統追蹤和迎擊。據美軍的目擊情報顯示,有的擁有難以被雷達探測到的隱形能力。
那麼,是誰在開發和放飛這些物體?此次報告提到了中國、俄羅斯、其他敵對國家及非政府組織等的可能性,但表示沒有確鑿的證據。如果是中俄,他們為何故意向美國暴露正在開發的秘密技術,這很難理解。
作為推測的另一種可能性,報告還提到「美國政府和美國産業界」正在開發的物體。如果這是事實,那就是在美國情報機構和美國國防部的首腦也不知情的前提下正在推進的絕密計劃。
報告也沒有完全排除外星人的説法。與此相關,熟悉UFO調查過程的前美國國防部情報副部長助理克里斯多福·梅隆(Christopher Mellon)6月25日在他的部落格中主張「不應該排除外星人論」。
UFO問題對其他主要國家而言也不再是隔岸觀火。2020年8月美國政府成立UFO分析團隊一個月後(9月),日本時任防衛相河野太郎向自衛隊做出了特別指示稱,遇到UFO時要好好拍攝、分析。
據説,河野2020年夏季在與美國時任國防部長埃斯珀會談時也提到這個問題,商討共用資訊。
7月11日,英國維珍銀河公司的創始人理查德·布蘭森成功實現「太空旅行」。7月20日,美國亞馬遜創始人傑夫·貝佐斯也完成了太空之旅。對人類而言,已經比以前更加接近地球外的世界,但人類對於浩瀚宇宙的了解還非常有限。
當然,政治家和媒體要非常慎重地對待煽動UFO陰謀論的言行。但既然美國政府公佈了報告,禁止討論UFO問題的時代就已宣告終結。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評論員 秋田浩之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