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領脫碳的歐洲下一個目標是「迴圈型經濟」
2021/08/23
這其中也有對經濟安全保障的考慮。歐盟在純電動汽車的普及上將領跑世界,其提出在2022年引進在歐盟區域內再生利用電池中所含的鈷、鎢等物質的規則,也就是「電池規則」。目的是減輕對中國等特定生産國的依賴。
美國德國也重視水資源
水也一樣,歐盟正逐步提出在歐盟區域內始終確保一定水量的方針。歐盟認為,飲用水緊張、森林火災及水災的增加與全球變暖有很大關係,但大量使用水的企業也負有責任。
德國體育用品企業彪馬(PUMA)關於水使用和處理公佈了「損益計算書」,明確了責任和使命。大眾(VW)正在推廣「水補償(Water Offset)」的措施,提出的是在包括歐盟以外地區,在各國工廠使用的水由當地社會創造同量水。今後,在這些領域也將制定國際規則。
美國是在規則制定上跟歐洲有很多不同之處。但對迴圈型經濟被認為非常關注。加利福尼亞州每年發生森林火災的一大原因是全球變暖導致地下水減少。為應對自然災害,美軍的年開銷接近1萬億日元的年份不斷增加,因此正快速傾向於認為「水資源是安全保障」。
據説還存在中美問題。如果水補償能在全球形成規則,就能阻止大量使用冷卻水的數據中心的建設。美國認為,這將對在數據中心方面實施鉅額投資的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形成抑制力。
日本應該如何考慮迴圈型經濟?據稱,ISO已開始網羅水及廢棄物的「資源化」、工業産品的共用及收費業務、還有對企業的投融資,並開始在這些方面制定規則。僅靠網際網路和人工智慧(AI)並不能改變經濟。對於日本來説,提出自己的戰略和目的並進一步參與規則制定或許是亟待解決的課題。
本文作者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評論員 中山淳史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