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美元作為儲備貨幣的資本主義體制是否堅如磐石?以中國為代表的新興市場國家的崛起正改變世界經濟的勢力格局,而歐洲不斷出現的債務危機與知名企業頻發的醜聞將給作為市場基礎的信用投下陰影。關於國際貨幣和資本主義的未來,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採訪了在日本走在該領域理論研究最前端的日本國際基督教大學客座教授岩井克人。
記者:人民幣納入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特別提款權(SDR)貨幣籃子。以美元為中心的國際貨幣制度是否將發生改變?
岩井:有關國際貨幣的討論處於混亂狀態,這是因為軸心貨幣和強勢貨幣一直被混為一談。日元、人民幣和歐元都屬於強勢貨幣。所謂強勢貨幣指的是憑藉一個國家的經濟實力,在與該國的貿易和資本交易中使用的貨幣。
|
日本國際貨幣和資本主義研究第一人岩井克人 |
而分類完全不同的是軸心貨幣。美元屬於軸心貨幣,這指的是美國以外國家之間的結算也採用美元,例如南韓與智利進行貿易時採用美元,智利在與印度進行資本交易時也使用美元。
一國之內成為商品與商品交換媒介的是貨幣,而世界經濟中,成為國與國交換媒介的則是軸心貨幣。我在《貨幣論》一書中提出,貨幣只是自我迴圈論證的産物。即使其本身沒有任何用途,由於很多人預測會有很多人將其作為貨幣加以使用,因此很多人就會將其作為貨幣使用。軸心貨幣也與此相同,是自我迴圈論證的産物。
從2008年爆發雷曼危機,中國對美元的霸權提出了異議,力爭推動人民幣成為軸心貨幣。但是卻將強勢貨幣和軸心貨幣混為一談。不管一國的經濟規模多麼巨大,其貨幣也無法直接變為軸心貨幣。
記者:美元成為軸心貨幣的原因是什麼?
岩井:沒有某種形式的「大爆炸」,就不會産生軸心貨幣。美國經濟自19世紀後半期起達到世界最強,但長期以來,軸心貨幣國卻是英國。第2次大戰這一巨大衝擊終於推動美元成為軸心貨幣。在那之後,美國經濟所佔的份額有所下降,越南戰爭時,美國政府曾試圖放棄軸心貨幣的寶座。但是,貨幣的自我迴圈論證發揮了作用,美國以外的國家繼續將美元作為軸心貨幣使用。即使反覆出現美元危機,美元至今仍是軸心貨幣。
記者:美元無法維持軸心貨幣這一地位的可能性是否存在?
岩井:軸心貨幣國能獲得巨大利益。美國發行的美元的6成不會返回美國。美國借此可無償獲得相應規模的外國産品。同時,在發生國際問題之際,美國能掌握主導權。美國不會輕易放棄作為軸心貨幣國的利益。
另一方面,也會産生責任。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FRB)由於自身政策産生的影響,越來越被迫承擔世界中央銀行的責任。美國趨於內向、放棄對外責任之時,就是軸心貨幣危機的開始。
記者:您如何看待南歐等政府的債務危機浮出水面的歐元的前景?
岩井:歐盟(EU)是基於對抗美國霸權這一政治性意圖而誕生的。但是,作為附帶産物,歐元面臨經濟上的矛盾。這是因為共同貨幣應以勞動力的轉移作為前提。在希臘陷入不景氣時,如果是在歐元誕生以前,可以借助貨幣「德拉克馬」(Drachma)的貶值來維持國內就業。而在共同貨幣條件下,失業的勞動者如果不轉移至勞動力短缺的德國等國,就難以改變不均衡狀態。
在具備文化多樣性的歐洲,除了曾推動歐盟發展的知識分子之外,不會願意離開出身地。希臘政府為了擴大國內就業,慷慨地動用財政資金,結果導致了危機。消除歐元的矛盾需要很長時間。
記者:如何評價日本的「安倍經濟學」?
岩井:將有創意但沒資金的人、以及有資金但沒創意的人聯繫起來的是金融。但是通貨緊縮將擴大負債的實際金額。那將困擾具有創意的年輕人,損害創新的活力。二戰後,沒有一個國家像日本這樣長期面臨通貨緊縮,失去的20年就是結果。
設置2%的通貨膨脹目標是目前可實行的唯一的短期宏觀政策。在名義利率為零的狀態下,財政政策雖然有效,但現在的財政受到制約。如果提升預期通貨膨脹率、將實際利率變為負數,借助財富效應和利率效果,消費和投資就將得到刺激。這是符合教科書教義的凱恩斯主義政策。
「安倍經濟學」本來是自由主義政策。但在日本由保守政黨採用,存在政治和經濟的扭曲,遭受指責。雖然相比當初預期出現較晚,但無論是通貨膨脹率的上升還是失業率的下降方面,都産生了效果。
記者:日本銀行的罕見貨幣寬鬆帶來了日元貶值。您如何看待日元的將來?
岩井:自1985年的廣場協議以來,在人為的日元升值局面下,資源配置的失衡一直在加劇。長期來看,應走向日元升值,但近年來的日元貶值應視為糾正失衡的局面。
記者:在中國,管理控制色彩濃厚的經濟運作看起來已經生根發芽。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