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TO前總幹事:美國加稅讓自身貿易比重下降
2020/01/13
貿易能夠推動技術轉移和構建供應鏈等,對當事國的經濟産生積極影響。當貿易量不再增長時,各國的辦法就是採取面向國內的經濟刺激政策,但與貿易的活力相比,(國內刺激政策)對經濟的正面影響效果較為有限。
WTO預測2019年世界貨物貿易量同比增長1.2%,將是受到金融危機重創的2009年以來的最低水準。預計2020年以後嚴峻局面仍將持續。
記者:印度表示將退出中日韓等16國參加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談判,協定前景蒙上了一層陰影。
素帕猜:保護主義導致多邊磋商框架逐步消失,在這種情況下,大範圍地區的協定對於自由貿易顯得尤為重要。儘管其他所有談判成員國都希望印度能參加RCEP,但(即使印度退出也)應當儘早使協定生效。
RCEP作為自由貿易的象徵,必須採取開放的體制。如果生效後顯示出能給成員國帶來巨大利益和投資,也許就會得到印度的認可。
記者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 村松洋兵 曼谷
素帕猜·巴尼巴滴(Supachai Panitchpakdi):1992年擔任泰國負責經濟事務的副總理。在亞洲貨幣危機後推動了東盟自由貿易區(AFTA)。2002~2005年成為首位來自發展中國家的世界貿易組織總幹事。現年73歲。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