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星大手筆調整高層人事,為甩開中國企業猛追
(2021/12/08)
-

三星將撤換領導3個主要部門全部3名CEO,智慧手機和家電部門將被合併,形成「産品」和「設備」兩大部門體制。隨著中國企業崛起,三星爭奪現有市場的增長模式已經達到極限,因此打算通過人事和組織的大幅改革,加緊創造新業務……
-
東映動畫與中韓企業合作開拓亞洲市場
(2021/12/08)
-

東映動畫已與南韓娛樂企業CJ ENM建立業務合作關係。CJ ENM製作齣電影《寄生蟲》以及熱門兒童動畫《神秘公寓》等。2020年,東映動畫的香港子公司與中國大陸企業合資成立了東映動漫,負責源於中國大陸的IP的企劃和製作……
-
日企發力新一代碳化矽功率半導體
(2021/12/08)
-

採用新材料碳化矽的功率半導體如果用於純電動汽車,可將耗電量減少5~8%,其市場規模到2025年預計將擴大至3倍以上。瞄準需求擴大,東芝、羅姆等日企紛紛開始增産。為了穩定確保原材料,還將加快構建包括材料廠商在內的「陣營」……
-
豐田的美國車載電池工廠選址北卡羅來納州
(2021/12/07)
-

新工廠將於2025年投入運作,豐田將在美國生産可供約120萬輛混合動力車使用的鋰電池……
-
佳能開發出在漆黑處實現彩色攝影的感測器
(2021/12/07)
-

佳能開發出世界最高水準的320萬像素SPAD圖像感測器,計劃2022年起量産。即使是數位相機使用的CMOS感測器感光極限的約10分之1亮時也能識別,在肉眼什麼都看不到的情況下也能清晰拍攝……
-
日本4大車企在華新車銷量連續4月同時下滑
(2021/12/07)
-

本田同比減少20.2%,日産汽車減少27%,豐田也減少3.1%。半導體緊缺構成影響……
-
奧林巴斯等日企將涉足一次性內視鏡業務
(2021/12/07)
-

在內視鏡領域,日本企業在消化器官使用的重覆使用型産品上佔據全球超過9成市佔率。但在新冠疫情之下,一次性産品市場迅速擴大……
-
日本淪為純電動車追隨者是因太超前?
(2021/12/07)
-

中山淳史:特斯拉等新新興企業為代表的純電動汽車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其實日産在2010年就發售了世界首款量産型純電動汽車「LEAF(聆風)」,那時特斯拉還是一家初創企業。但現在日産EV的銷量僅排第7位……
-
鋰電池新進化讓電動車續航增至2倍
(2021/12/07)
-

把鋰電池性能提高至極限的改進正在被推進。尤其受到關注的是負極材料,向石墨中加入矽的新方法接近實用化,把負極材料從碳改為金屬鋰的措施也在推進。軟銀等拿出了把電池能量密度增至此前2倍的時間表……
-
日立重啟核電站出口
(2021/12/07)
-

2011年福島第1核電站事故動搖了對核電站的信任,日本核電站政策一直飄忽不定,不得不以日立製作所及三菱重工等企業為主體推進開發。終於日立和通用電氣的合資企業接到了加拿大小型模組化反應爐(SMR)訂單。中俄在這個領域領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