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勢豐田面臨中國憂慮
2020/02/07
以南韓現代汽車為例,來自中國的零部件供給陷入停滯,已逐步停止南韓國內3個地點的全部工廠的生産。與本田不同,豐田雖然在湖北省武漢市沒有工廠,但仍決定讓中國4處工廠停産至9日。豐田中國法人的財年截至12月,而總公司的合併財報體現的是3個月之前的數值,因此2019財年尚不受中國惡化的影響。
不過,中國還是向世界供應産品的基地。例如,豐田紡織在浙江省生産的椅套就面向日本出口。豐田旗下的中央發條在中國製造的門鎖電纜等也向日本供貨。
![]() |
由於2011年發生的3·11東日本大地震和泰國的大規模洪水,豐田曾陷入被迫局部停産的事態。出於這些教訓,豐田推進供應鏈的調整,存貨週轉天數2018財年平均達到30日以上。相比爆發「非典」(重症急性呼吸症候群、SARS)時的22天左右變長,這顯示出巨大的儲備。但是,如果各行業的停産長期持續,有可能對豐田的國內生産基地造成影響。
與此同時,中國國內的消費低迷也將成為業績的包袱。豐田的中國新車銷量在非典流行的2003年約為10萬輛,但2019年已增至16倍,佔到全球銷量的15%。豐田告知零部件廠商的計劃是,中國銷量到2020年達到176萬輛,2021年達到約190萬輛。
2019年12月,豐田召集證券分析師,舉行了聯誼會。在産品説明會上介紹了2025財年的營業利潤預期。發出的信號是公司為應對CASE(互聯汽車、自動駕駛、共用和電動化)等的先行投資將成為拉低利潤的因素。在此背景下,將通過商品的強化和成本降低,使利潤相比2019財年進一步增長。正如豐田説明的那樣,目前顯示出強勁勢頭。能否化解新型肺炎疫情的影響受到關注。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名古屋支社 押切智義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