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和必拓瞄準EV資源,要改變對中依賴
2022/08/26
在必和必拓,2012年的鐵礦石的營業收入比率約為3成。到2021年增至逾5成,按地區和國別觀察營業收入,2012年僅為30%的中國比率到2021年提高至65%。
此外,以中美對立為背景,半導體等的供應鏈正在調整。即使是屬於重要資源的鐵礦石和有色金屬,尤其對於和美國具有同盟關係的澳英的必和必拓,投資者等有可能要求重現構建不依賴中國需求的業務模式。
開拓新客戶
韓慕睿在8月16日的財報發佈會上提出看法稱,「中國的鋼鐵(需求)將觸及天花板,到2020年代末期將轉為減少」。必和必拓希望以提振鎳業務為契機,將客戶網擴大至歐美。
必和必拓7月與美國汽車大型企業福特汽車簽署了有關鎳供應的備忘錄。力爭最快2025年開始交貨。圍繞純電動汽車電池業務,作為需求方的汽車企業將改變依賴電池企業的情況,為了實現穩定採購,正在加強從礦山企業直接採購相關資源的行動。
![]() |
必和必拓在澳大利亞西部的精煉工廠 |
必和必拓2021年還與美國特斯拉和豐田通商簽署了類似的備忘錄。可根據合同內容,靈活滿足汽車企業的需求,有助於客戶開拓。
必和必拓是與英澳Rio Tinto(力拓)和巴西淡水河谷公司並駕齊驅的礦業巨頭之一。不過,在撤出化石燃料和轉向純電動汽車資源方面,實際上力拓領先一步。
力拓2018年完成全部煤炭權益的出售,成為了不擁有化石燃料的首家礦業巨頭。關於純電動汽車電池相關資源,在塞爾維亞和阿根廷推進了鋰業務的大型投資。
此外,在鎳等領域,中國和印度尼西亞被認為在生産規模和成本方面具有優勢,與這兩個國家的的企業爭奪客戶也將成為課題。
特斯拉披露的2021年版純電動汽車電池材料的直接供應商名單顯示,在全球12家企業中,中國企業佔到5家。中國的行業龍頭聯袂入選,可以看出供應能力得到信賴。
此外,在世界最大的鎳生産國印度尼西亞,南韓現代汽車等相繼建立了純電動汽車和車載電池的工廠。印尼在集中力量吸引外資、爭取資源供應合同。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松本史 雪梨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