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全球230棟摩天大樓將完工 中國佔6成
2018/04/11
高200米以上(約40層)的「超高層建築」迎來建設熱潮。預計2018年全球約有230棟竣工,比上年增加6成。其中中國佔60%。其背景是經濟增長,城市地區人口增加,但需要鉅額資金和較長建設工期的摩天大樓也有著經濟「滯後指標」的一面。這可能是溫和平穩的經濟下過剩資金達到峰值的反映。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基於世界高層建築與都市人居學會(CTBUH)的數據對預定2018年完工的高200米以上的辦公室、住宅樓和酒店等建築的棟數進行了統計。預計2018年將連續6年出現增加,到年底全球的超高層建築將超過1500棟,增至發生雷曼危機的2008年的約3倍。
這些高層建築主要集中於中國。中國2018年將建設約130棟摩天大樓,比上年增加7成,居全球之首。建設地也從北京、上海和香港等大城市向周邊城市和內陸地區擴大。華為技術等高科技企業雲集的深圳、製造業增長的瀋陽掀起了建設熱潮。
![]() |
預定2018年竣工的全球最高的10棟摩天大樓中,中國將佔9棟。最高的是北京的辦公室「中國尊」,高度達528米,計劃作為北京的地標吸引跨國企業入駐。排在第10位的建築高343米,超過日本大阪的「阿倍野HARUKAS」(300米)。
中國大陸之外的亞洲其他國家和地區將建成接近40棟,比上年有所增加。在吉隆坡、台北和曼谷等東南亞的主要城市推進開發。中東方面,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的杜拜等計劃建設約30棟。
![]() |
央視總部大樓周邊正在建設的高層建築 |
其背景是亞洲地區的經濟持續增長。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統計,預計亞洲新興市場國家2018年的經濟增長率將達6.5%,大幅超過全球平均增長率(3.9%)。亞洲新興市場作為「世界工廠」,全球企業在此設立生産基地,隨著工資上漲,內需不斷擴大。這類國家的國民平均年齡也相對年輕,城市地區就業人口不斷增加。辦公室和住宅的需求膨脹,推動了摩天大樓的建設熱潮。
不過,對於迅速推進的開發,警惕聲也出現升溫。實際上今年的計劃竣工棟數包含一定數量從去年開始推遲完工的建築。超高層建築至少需要數百億日元的資金和數年的建設期。預計2019年全球將竣工約170棟,而到了2020年將迅速減少至約80棟。
如果美國加息、美元升值,存在資金從亞洲流出的風險。此前,因本國的低利率而無處可去的已開發國家的投資資金流入東南亞各國,並推動了當地高層建築的開發熱潮。三井住友信託基礎研究所的安田明宏認為,「在一些城市,由於供大於求使得房租正在下跌」。
更加引人關注的是中國房地産泡沫的走向。中國政府為提振經濟,到2015年前後一直支援住宅建設。不過,在輿論對房價暴漲出現不滿的背景下,政府轉為加強房地産市場調控。此外,受2017年建築材料和人工費上漲的影響,竣工棟數未達到最初計劃。
2018年中國政府還將繼續抑制住宅投資。特別是在內陸地區,住宅竣工後仍有大量空置房,對供應過剩的擔憂很深。如果因政府的調控而加速房價下跌,房地産投資可能會急劇降溫。不過,瑞穗綜合研究所的大和香織指出,在辦公室方面,「因企業業績良好,需求依然堅挺」。預計日本今年的高層建築數量將是零。由於地震多發,日本的建築物往往比亞洲其他國家小型。不過,由於日本通過國家戰略特區放寬限制,東京也將在2020年奧運會後推進大規模的超高層建築開發。據日本房地産研究所的吉野薫介紹,「容積率的放寬將會加速高層建築的建設」。三菱地所計劃2027年度在東京站附近建成日本最高(390米)的摩天大樓。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 栗原健太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