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攻克白血病不實,開闢抗癌新路是真
2019/11/22
硼中子俘獲療法
在日本,另一種名為BNCT(硼中子俘獲療法)的放療法最早也將在2020年開始用於治療普通患者。其不同於傳統的放療,對正常細胞幾乎沒有任何損傷,只需照射一次即可。治療時,給患者服用含有硼化合物的藥物,被癌細胞吸收。以此為標記,使中子與其撞擊發生核反應,破壞癌細胞的DNA。每次治療40分鐘左右。正常細胞基本上不會吸收硼化合物。在以頭頸部的癌症患者等為對象的臨床試驗中,約70%患者的病灶有所縮小。
![]() |
由半導體企業羅姆出資的福島SiC正在研發的小型硼中子俘獲療法設備示意圖 |
與上述的光免疫療法類似,這種用藥物給癌細胞做上標記、通過放射線或光將其殺死的新型癌症療法被期待成為繼免疫療法之後的癌症治療「第5條路」。不過,目前這兩種療法僅適用於治療接近身體表面、容易照射中子束或紅光的癌症,硼中子俘獲療法還面臨著建設治療設施的成本等問題。
![]() |
各種療法的綜合應用
為了克服單種藥物或療法的弱點、以期獲得更加的治療效果,綜合使用幾種藥物或者多種療法的嘗試也在展開。
Opdivo等癌症免疫藥具有鬆開「煞車」不讓癌細胞從免疫細胞攻擊中逃脫的作用。另一方面,病毒免疫療法或光免疫療法則可以比作「油門」,能增強免疫細胞的攻擊能力。如果能夠鬆開煞車、踩下油門,攻擊癌症細胞的能力被認為將進一步提高。比如,日本寶生物工程公司(Takara Bio)以被稱為惡性黑色素瘤的一類皮膚癌患者為對象,完成了同時使用溶瘤病毒「C-REV」和癌症免疫藥「Yervoy」的臨床試驗。日本國立癌症研究中心則以食道癌等固體腫瘤患者為對象啟動了並用溶瘤病毒製劑「Telomelysin」和癌症免疫藥「Keytruda」的臨床試驗。這類綜合應用病毒療法和癌症免疫藥的臨床試驗正在日本相繼實施。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