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小時營業門市越來越少,日本人不再熬夜?
(2023/09/26)
-
在日本,夜晚的街頭尚未完全恢復疫情前的熱鬧,很多店舖保留了疫情下提前的打烊時間。人手短缺、成本上漲令店舖難以維持全天營業。另外,日本人的平均年齡現在幾乎接近50歲……
-
中東石油資本正策劃進入日本股?
(2023/09/25)
-
宮川克也:日經 225 指數在2000日元左右的窄幅價格範圍內上下波動了三個多月。一向帶著神秘面紗的中東石油資本,似乎正準備大舉進入日本股。為什麼現在關心日本股?膠著的日本股市可能即將迎來轉點……
-
進一步探討中國外貿:為什麼中國的進口下跌了?
(2023/09/25)
-
李瀚明:中國的進出口額某種程度上和國際大宗商品市場的行情息息相關,不時會出現進出口額和進出口量增減方向不一致的情況。
-
迅銷通過實習項目從全球招攬精英,報名倍率達88倍
(2023/09/22)
-
7月24日~28日的5天時間內,來自22個國家和地區的51名學生參加了實習,包括中國、南韓、孟加拉國等亞洲國家,以及美國、德國等歐美國家。此次的報名人數達到約4500人。參加的學生經過資料審核和多輪面試……
-
訪日遊客在便利店發現的「美味」日本
(2023/09/21)
-
中村直文:不管去到日本任何地方都能看到很多外國人,他們一定會光顧的就是便利店。在日本羅森門市,「雞蛋三明治」的銷售額達到去年同期的約5.3倍。「鬆軟感」、「粘糯感」等在日本發展起來的口感似乎對全世界都有吸引力……
-
回過神來,美國一家獨贏
(2023/09/21)
-
小竹洋之:美國克服疫情和經濟低迷的鉅額財政出動等造成了大約40年來的大幅通膨。為抑制通膨而大幅收緊貨幣政策又引發經濟減速和中型銀行的相繼破産。然而回過神來,看到的卻是美國「一家獨贏」的局面。但也有輸贏轉換的可能……
-
大轉折時代,西方三大央行如何應對挑戰?
(2023/09/21)
-
疫情後,三大央行年會格外引人關注,「結構變化」「挑戰」是重點。未來的不確定性,如何對貨幣政策造成重大影響?
-
拆解比亞迪海豹(13)防震降噪仍有改善空間
(2023/09/19)
-
拆解「海豹」時,從很多地方拆出了墊子,似乎是起到隔音材料和緩衝材料的作用。這種通過「力氣活」隔音防震的方法在日經BP之前拆解的EV中,跟特斯拉的「Model S」接近。不過,特斯拉後來的「Model 3」則採取更適當的材料……
-
「四大」要走向何方?
(2023/09/18)
-
浜岳彥:德勤日本2022年度的收入約為3100億日元,其中諮詢業務合計約1450億日元,首次超過從事財報審計等的審計業務。德勤日本首席運營官長川知太郎表示:1998年德勤諮詢部門有100人,如今整個組織已接近1萬人……
-
印度到底是「淘金天堂」還是「外資墳場」?
(2023/09/17)
-
本文從三個視角對印度市場風險和機遇進行梳理:一是印度市場機會多還是風險多;二是印度投資:外資的天堂還是墳場;三是中國企業在印度是否還有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