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專欄/觀點 > 日本人小聲説 > 這是謠言(1)日本沉沒

這是謠言(1)日本沉沒

2018/11/02

PRINT

  小松左京將關注點放在下沉的板塊上,假想在下沉板塊的拖拽下,日本將沉入海中。小松為了描繪遭遇日本沉沒災難的日本人的心理和日本社會的恐慌而撒了一個大謊。但是現實是日本不會沉沒。2011年的大地震後,日本本州北部的東海岸曾一度沉降,但現在卻在隆起。觀測數據可以輕鬆從網上獲得,大家不妨自己查查看。 

 

 專欄-日本人小聲説

 

  走向文化強國之路:要打倒權威 

 

 中國經濟「蛙跳」到何時

 

 中國會改寫經濟學教科書嗎?

 

 中國高鐵在走日本老路?

 

 華為日本高薪招聘帶來的活力

 

 股市投資者該如何讀好《人民日報》

 

 中國在佈局「驅逐」日系車?

 

 從舉國體制看國乒退賽問題

 

 從日本經驗看中國是否需要工匠精神

 

 如此下去中國體育就會變弱
 
  
 更多》》》

  即便如此,在中國的網路上,還是盛傳著日本將沉沒的謠言。謠言發佈者清楚自己發佈的是虛假資訊,他們這麼做或許是很享受讀者們的反應。日本將滅亡的資訊能夠獲得大量讀者,或許這令造謠者和散佈假消息的媒體感覺心情大好。然而,即使只有一部分人信以為真,也會對社會産生巨大危害。虛假資訊氾濫,重要資訊存在被假消息淹沒的風險。

 

  原本,向中國社會傳播在日本研究取得進展的板塊構造學説是媒體的責任。因為板塊結構學説並非與中國毫無關係。喜馬拉雅山脈就是印度板塊與亞歐板塊碰撞擠壓而形成的。由於板塊的碰撞,從西藏到四川省的高山和高原地帶的地殼容易變形,四川省多次發生強烈地震就是這個原因。 

 

  理解了板塊構造學説,就清楚了地震發生的原因,從而不必對自然界的異變過於恐慌。日本的學校會教給學生部分地震的機制和板塊構造學説。由於大部分日本人對地震有一定科學的認識,所以實際發生地震時不容易因恐慌而陷入混亂和對立。即便接觸了《日本沉沒》這樣的小説和電影,也能以娛樂的心態看待。

 

  媒體的責任除了報道真實外,還包括批評虛假資訊和假新聞,避免假消息在社會上擴散。 「日本沉沒只是一些人惡搞出的假消息,不用管。只有一小部分科學知識貧乏等人才會相信日本沉沒」,這樣的想法十分危險。雖説是國外的事,但是如果非科學性的假消息和迷信思想被四處擴散,尊重科學的精神很容易倒退。

 

  「什麼時候中國才能在各領域獲得諾貝爾獎呢?」每年到了揭曉諾貝爾獎的季節,中國的網路上就會充斥著網民感慨現狀的聲音。要想獲獎,是不是應該首先從網民科學地批評網路上的虛假資訊和謠言開始呢?科學的探索精神無法在假消息和迷信思想氾濫的社會紮根。此外,將探索科學的任務完全寄託在部分專家身上,也無法推動科學知識的普及。

 

  如果重視科學思考的風氣能夠吹遍社會的每一個角落,估計將從民間誕生眾多有力的科學家和技術人員。日本沉沒之類的虛假消息若是持續充斥網路,諾貝爾獎將會遠離中國。

 

  本文作者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編輯委員 村山宏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59
具有一般參考性
 
0
不具有參考價值
 
19
投票總數: 80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