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專欄/觀點 > 專欄 > 日産和雷諾聯盟的出路只剩下一條

日産和雷諾聯盟的出路只剩下一條

2019/03/07

PRINT

  中山淳史:在日産汽車前會長卡洛斯·戈恩獲得保釋後,戈恩、日産、雷諾之間的論戰將再次變得活躍。在戈恩被捕後的100多天裏,事態大幅變化,要問戈恩能否重掌兩家企業的經營,則可能性很低。

      

  今後最大的焦點除了戈恩的保釋之外,還有日産和雷諾之間被稱為聯盟的關係會何去何從。筆者認為,兩家企業不存在分道揚鑣的選項。雙方都缺乏單獨生存下去的規模和實力,觀察複雜融合起來的業務現狀,要分開已經太晚。

  

戈恩視察日産銷售店(2006年5月,大阪府箕面市)

       

  危機的源頭是疑神疑鬼。希望推進業務整合的雷諾對於反抗資本邏輯、拒絕言聽計從的日産感到焦慮。而日産明顯感覺到雷諾的背後存在法國政府的影子,擔心被吞併。於是,發生了同時擔任雙方領導人的戈恩被逮捕的一幕。

         

  要消除相互的猜疑其實並不困難。例如,作為雷諾最大股東的法國政府完全放棄持有的雷諾股票或大幅出售。只要實現這一點,日産和雷諾的距離估計就會明顯拉近。

        

  雙方的聯盟至今已有20年,但在企業治理和運營方面,從最初就存在問題。雖然雙方股票均已上市,但雷諾掌握日産表決權的近一半,一名經營者(前會長戈恩)同時成為兩家企業的股東代理人。其中存在著利益衝突的導火線。

       

  雷諾3年前在法國工廠啟動日産車輛的生産。原本日産打算在印度生産,但為了提高雷諾工廠的開工率,特意轉移至法國工廠。

        

  帶來這種狀況的是法國政府的存在及其影響力。法國政府2014年通過了弗洛朗熱法(Florange Law),規定如果持有出資對象企業的股票超過2年,則股東的表決權提高至2倍。利用該法案,法國政府把此前在雷諾僅為15%的表決權提高至30%,形成了容易介入日産經營的治理格局。

   

  對日産來説,今後汽車生産被轉移至法國、可能被用於維持就業,這種狀況將持續下去。對雷諾以外的日産股東來説,這是不尋常的問題。這是因為,本來日産的股東應彼此平等地享受收益,但法國政府和雷諾有可能單方面以有利於本國的形式奪走這些收益。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6
具有一般參考性
 
1
不具有參考價值
 
3
投票總數: 10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