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專欄/觀點 > 專欄 > 「996」將成為中國發展的阻礙

「996」將成為中國發展的阻礙

2019/05/21

PRINT

  

  妨礙勞動生産率的提高

 

  從歐美國家來看,美國為271分鐘,德國為227分鐘,比中日韓都短很多。或許是因為東亞有提倡勤奮的文化,長時間勞動容易被認可。日本、中國、南韓,東亞經濟的高速增長或許正是得益於勤奮、願意長時間工作的勞動者的不斷增加。但是,這樣的長時間勞動不僅會直接損害身心健康,也成為阻礙單位時間勞動生産率提高的主要因素。

 

  據日本生産性本部調查,日本製造業的勞動生産率只有美國的7成,服務業是美國的5成。日本的勞動生産率從1970年代開始就被指出比美國低,但是差距一直未能縮小。年輕勞動力人口減少加上公司裁員就業人員數目減少,致使勞動總量不足。為彌補勞動總量不足,日本沒有努力提高勞動生産率,而是採用了長時間工作制的方法。這樣帶來的結果是,單位勞動量生産出的勞動成果(附加值)沒有得到提高,經濟增長率也處於低水準。

 

  南韓的經濟結構與日本相似。南韓的生産年齡人口(15~64歲)也從2017年開始轉為減少,由於未能改善生産率,逐漸進入低速增長。現在,中國也正在步日本和南韓的後塵。受獨生子女政策影響,中國的勞動年齡人口(15~59歲)在2012年轉為減少。2018年充分就業人數也同比減少54萬人,減至7億7586萬人。依靠廉價勞動力增加支撐的模式成為過去。

 

  馬雲所説的奮鬥精神對於創業者來十分重要,但中國現在到了應該認真考慮如何縮短勞動時間的時期。2018年夏季,中國社會科學院提議提高生産率,實現週休3天。是通過短時間勞動向實現一定程度經濟增長的歐美社會轉型?還是沿襲長時間勞動、陷入低速增長的日韓型社會?996問題的解決與中國的未來緊密相連。

 

  本文作者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編輯委員 村山宏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27
具有一般參考性
 
3
不具有參考價值
 
6
投票總數: 36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