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0年來最低利率」背後的兩個陷阱
2021/09/01
第2個陷阱則是市場不再對政府臃腫化提出警告。
如果財政出現惡化,投資者會擔憂償還能力,不再買入國債,利率會隨之上升。1990年代的美國柯林頓政權為了抑制不受歡迎的高利率,不得不放棄很多政策。
但在如今,雖然各國的財政因新冠對策而惡化,但利率仍隨著央行買入國債而持續低迷。以美國為例,央行等的美國國債持有比率截至2020年底超過20%,在1年裏幾乎倍增,支撐了美國政府的大量發債。今年8月,可能導致財政赤字長期擴大的1萬億美元基礎設施投資法案在美國參議院表決通過,但長期利率穩定在1.0%~1.5%水準。
「大政府」的黑暗面是通貨膨脹。在現代美國,通膨最為嚴重的是政府支出增加、監管加強的上世紀70年代。當時民間的競爭機制減弱,物價上漲,再加上石油危機的影響,全年物價漲幅達到2位數。
這種逆境由1979年出任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FRB)主席的保羅·沃爾克(Paul Volcker)通過貨幣緊縮而終結,但代價巨大。由於經濟蕭條,當時的失業率達到10%。
沃爾克也是債券交易的締造者。他將金融調節的對象從利率改為貨幣供應,利率因投資者的行情判斷而出現波動。在物價上升隱憂加強的如今,正應當恢復市場的警告力。
依賴貨幣寬鬆的局限性不時浮現,企業需要為應對貨幣政策的正常化做準備。美國貨幣緊縮一直在世界的某處引發金融危機。但是,即使資金收縮,強大的企業仍會吸引投資者。
美元與日元(資料圖) |
在新冠危機襲來的2020年1~3月,恐懼的外國投資者連美國國債也不想持有,按年換算的凈賣出額超過1萬億美元,創歷史新高。但是,美國股市反而迎來近9000億美元的凈買入,美元免於暴跌。外國資金相信,構成美國股市核心的「GAFA」(Alphabet、蘋果、Facebook、亞馬遜)將成為疫情後的贏家。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