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25 星期三

  • 0409

  • 搜索
Home > 專欄/觀點 > 專欄 > 在天然氣漲價潮中,俄羅斯是什麼角色?

在天然氣漲價潮中,俄羅斯是什麼角色?

2021/11/24

PRINT

脫碳經濟

 

        該管線可每年輸送550億立方米的天然氣。這相當於俄羅斯面向歐洲的年出口量的約4分之1。鋪設工程已于9月完成,目前處於等待歐洲方面批准運作的階段。

 

9月完成鋪設作業的連接德俄間的新天然氣管線「北溪2」(reuters)

 

        如果投入運作,對俄羅斯而言,將可以大幅減少經由敵對的烏克蘭的天然氣運輸。反過來看,也有可能加劇地緣政治的緊張,不僅是烏克蘭,在歐洲與俄羅斯形成對立的波蘭和波羅的海國家等也反對管線投入運作。美國也持否定態度,表示「歐洲的能源安全保障會受到損害」。或許是由於這些政治影響,德國方面暫時中斷了該管線的批准程式。

 

        另一方面,普丁誇口説,「如果德國的監管機構明天批准,後天就能啟動天然氣運輸」。俄羅斯正在利用天然氣危機,為管線早日運作而施壓,這一點毫無疑問。

 

        希望促成長期合同

 

        俄羅斯採取強硬態度的原因還有一個。「俄羅斯對歐洲天然氣出口正在由長期合同所保證」,斯科爾科沃能源中心(Skolkovo Energy Center)的天然氣分析師Sergey Kapitonov表示。

 

        據Sergey Kapitonov表示,俄羅斯與歐洲各國的天然氣交易大部分為1520年的長期協議,而且採取的方式是即使買家只收取合同量的一部分,也要支付全部貨款。因此,即使歐洲的脫碳化政策全面啟動,「至少在今後10年裏,俄羅斯産天然氣的出口不會減少」。

 

        專門從事俄羅斯能源分析的Vygon諮詢公司的調查部門主管Maria Belova也指出,「俄羅斯的天然氣在歐洲市場最具經濟競爭力」。預測稱今後20年內需求不太可能會出現銳減。俄羅斯政府似乎也認為,在化石燃料當中對氣候變化影響相對較輕的天然氣的需求將保持堅挺。

 

        作為歐洲引發天然氣短缺的另一個原因,普丁列舉了「對現貨市場的過度依賴」,提出長期合同能獲得更為低價和穩定的供應。俄羅斯天然氣公司在9月底與匈牙利簽署了為期15年的天然氣供應合同。有分析認為,俄羅斯不輕易同意增加對歐洲的天然氣供應,還有一個目的是盡可能促成長期合同,儘量推遲脫碳化帶來的出口減少。

 

        歐洲在天然氣採購方面一直甘於依賴俄羅斯的後果很嚴重。即使脫碳化取得進展,俄羅斯的強硬態度今後也可能持續下去。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編輯委員 池田元博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6
具有一般參考性
 
0
不具有參考價值
 
1
投票總數: 7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