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專欄/觀點 > 專欄 > 日本能源戰略1973年的教訓

日本能源戰略1973年的教訓

2022/08/12

PRINT

 

      從俄羅斯採購原油和液化天然氣也是日本擺脫中東的一項成果,但烏克蘭危機迫使日本調整與俄羅斯的關係。雖然石油在一次能源中的佔比從石油危機時的逾7成降至近4成,但目前仍是日本最主要的能源。從2020年度的採購來源來看,中東佔到92%。中東依存度甚至高於石油危機時。

 

      日本和光大學教授岩間剛一在金融機構參與了中東和俄羅斯的資源計劃貸款項目。從親眼目睹各種動亂的經驗來看,他警惕稱,關於此次俄羅斯的行動,「那些認為(供應國和消費國)只要加強經濟聯繫,就不會採取類似於能源斷供行動的樂觀論調可能被顛覆」。必須要正視,半個世紀之後日本對中東的依賴重回了起點。

 

      站上起跑線之前已落後一圈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提出,為了實現脫碳化社會,在10年內將投資總額150萬億日元。以承擔「陽光計劃」執行的新能源産業技術綜合開發機構(NEDO)為窗口,利用2萬億日元基金的脫碳化技術研發和孵化項目也已啟動。這是日本「陽光計劃」再次重啟。

 

      世界其他國家的行動更加迅速。4月訪日的德國總理蕭茲在有限的逗留期間內,訪問了位於川崎市的千代田化工的氫能驗證設備。「能降多少成本?」,蕭茲向陪同的千代田化工會長兼社長榊田雅和提出了一連串的問題。

 

      日本自認為在氫能領域領先。但是,在烏克蘭危機之後急於調整能源政策的歐盟已開始以遠遠超過日本的規模和速度引進氫能。

 

日本企業進入2000年代後,曾在光伏板市場壟斷全球前列(中國企業在浙江省寧波的光伏面板工廠,2019年,Reuters)

  

      可彎曲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原本是源自日本的技術。日本政府曾經把該技術當作東山再起的王牌,但有報導稱中國的新興企業已開始量産。日本可能在站上起跑線之前就已經落後了一圈。

 

      為了兼顧能源的穩定供應和脫碳化,政治決斷和集中資金投入很重要。關鍵或許是技術創新在社會上得到實際應用以及打造供應鏈的速度。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政企學合作從開發階段起就要考慮量産,還有司令塔要全面掌握産業與貿易政策、能源與環境戰略,這兩點不可或缺。

 

      本文作者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編輯委員 松尾博文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5
具有一般參考性
 
0
不具有參考價值
 
3
投票總數: 8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