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專欄/觀點 > 專欄 > 不斷重演的金融危機是否同一張臉?

不斷重演的金融危機是否同一張臉?

2023/04/12

PRINT

    

  在日本,作為大型銀行別動隊的住宅金融專門公司的不良債權增加,1995年底對其的損失處理動用了公共資金,引起了國民的憤怒。動用公共資金成為禁忌,在1997年山一證券和北海道拓殖銀行等大型金融機構破産之前,動用公共的做法一直被凍結。

  

     

  在美國的上次金融危機中,動用公共資金的討論也是在雷曼破産、危機波及全球之後才開始。

     

  避免動用公共資金的當局只剩下2個手段。即由中央銀行進行資金週轉支援、捐贈和救助性併購等民間支援。針對前者,美聯儲設定了新的緊急融資額度。關於後者,美國中型銀行第一共和銀行(First Republic Bank)獲得了11家大銀行的存款支援,地方銀行的救助性併購也已敲定。在歐洲,瑞士信貸集團也在政府的指導下獲得瑞銀集團(UBS)的救助性併購。

   

  歷史似乎會重演,但目前的這次危機也有不同於以往的情況。即(1)貨幣政策和物價環境;(2)全球化的異變;(3)數位化取得進展這3點。

  

  在過去的30年裏,每當發生金融危機,中央銀行都通過貨幣寬鬆加以應對。但這次正處在與40年來最嚴重的通貨膨脹的戰鬥之中。在矽谷銀行破産之後,歐美維持了加息。

          

  全球化帶來的物價和利率穩定在低位的「大穩健(The Great Moderation)」時代已經結束,正在迎來以低利率為前提的商業活動開始行不通的新局面。英國英格蘭銀行(央行)前行長默文・金恩(Mervyn King323日在東京發表演講時,使用了「大調價」(Great Repricing)這個説法,敲響了警鐘。

   

  由於中美對立和烏克蘭危機等地緣政治風險加劇,國際合作也岌岌可危。2008年雷曼危機時,創建了G20峰會,中國和俄羅斯也加入了合作行列,但在分裂的當今世界,這是無法期待的。

   

  此外,數位化在為金融帶來商機的同時,也引發了新的危機。「數位銀行擠兌(Digital Bank Run)」。矽谷銀行經營惡化的消息通過推特等社交網站擴散,存款外流規模僅1天就超過5萬億日元。美聯儲主席鮑威爾承認當局應對不力,表示「存款流失的速度是前所未有的。需要改變規定和監督」。

   

  類似的危機也潛伏著新的風險。這次市場的動盪暫時平息,但是否成功遏制了危機?要給出答案或許還需要一些時間。

     

  本文作者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藤井彰夫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6
具有一般參考性
 
0
不具有參考價值
 
0
投票總數: 6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