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專欄/觀點 > 中日茶坊 > 直島南瓜的召喚

旅人的形狀(12)直島南瓜的召喚

2014/06/18

PRINT

       日經中文特約撰稿人  張維中:我正對著南瓜喝咖啡。清晨,直島的天空才剛醒,水雲間緩緩地暈開初夏的光。此時此刻,坐在宮浦港碼頭的咖啡館,等待著回高知的渡船班次。一邊喝著咖啡,一邊敲著電腦鍵盤,望向玻璃帷幕外。不遠處,直直正對著我的,就是前衛藝術家草間彌生的設計作品,閃爍著日光的紅南瓜。別説看在許多愛上直島、想來直島的旅人眼裏了,就連我自己都覺得這一幕夢幻至極。

       不就是為了南瓜嗎?來到直島的人,各有各自的理由。對我來説,安藤忠雄的建築縱使震撼,但真正的召喚,仍是草間彌生的南瓜。除了宮浦港有如直島玄關象徵般的紅南瓜之外,還有一顆更為出名的黃南瓜,在山的背後,孤傲地佇立在寬闊的碧海藍天之間。

       像極了創作者草間彌生的性格。你要是崇拜我,當然不是要我走向你、迎合你,而是無論多麼遙遠,不管我站在哪,都有自信,吸引你過來追尋。

       於是,就這樣千里迢迢飛來四國的香川縣,再從高松搭船到瀨戶內海的直島,接著又租賃單車,翻山越嶺才終於和南瓜相逢。

       我們不都是因為這樣,為了朝聖心中某一個魂縈夢牽的嚮往,所以開始一段旅程嗎?因為有了想親眼目睹的冀望,所以定位出追求的目標;因此有了期待,有了出發。人生或者旅程,帶著追求與認證的慾望,使我們對無常的未來,仍保有期待的理由。

       刻意不選在人潮眾多的藝術祭和旅遊旺季前來,挑了一個平凡的週日午後,來到黃南瓜的所在地。溫柔的天空,寧靜的海,一身華麗的南瓜,從不同的角度觀看,襯著的背景和光影的挪移,都有迥異的表情。就在這裡,也只能在這裡,是直島南瓜存在的意義。那可不是有錢再複製一顆,隨便放在另一個地方就能施展的魔力。瀨戶內海的日光、微風與海洋所聚攏的環境,都是拼湊成南瓜美景不可或缺的每一塊拼圖。

       單身的,或者成雙成對的旅人,縱使陌生卻相互主動詢問,幫忙彼此和南瓜合影。常有人説藝術是充滿距離,難以靠近的嗎?在草間彌生的南瓜面前,大家都相親相愛了。我們每一個人,都是等待分享一口南瓜的乖孩子。

       第一次親眼接觸草間彌生的作品,是十多年前在六本木之丘開幕之際所舉辦的展覽裏。在那之前雖然早已耳聞其人,但卻是在那一年親自踏進她作品中的世界,才深刻感受到詭譎奇幻的魅力。幾年前,有一回曾偶遇草間彌生。在名古屋車站購買新幹線車票的綠窗口櫃檯邊,看見工作人員替她買票,而穿著招牌水玉裝和帶著假髮的她,坐在輪椅上,低著頭安心沉睡著。我遠遠地望著她,想像她如果有了夢,應該也是色彩艷麗,滿布水玉圓點的世界吧。所幸有了藝術家不得不爆發的創作慾望,並且願意分享,才使這個百無聊賴的平板世界,拓展出嶄新的視野。

       夜泊直島,今朝折返港口,已準備登船告別。離開前,再次踏進南瓜的身體裏。我忽然在想,各據直島海岸線一方的兩顆南瓜,它們是否知道彼此不遠不近的存在?那是不會靠近也不會離開的相伴。又或者它們心底各自高傲著,誰也不願迎合誰。在那之前,只好讓我們繼續翻山越嶺,穿梭在兩者之間,像資訊的使者,在我們的眼底,完成它們的相遇。


張維中  簡歷

台北人,現居東京。在臺取得文學碩士後,08年來日。早稻田大學別科、東京設計專門學校畢業。現于東京任職傳媒業。大學時以長篇小説踏入文壇,迄今出版著作24部以上。近作為散文《夢中見》,遊記《日本一日遠方》,小説《戀愛成就》。

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觀點。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12
具有一般參考性
 
0
不具有參考價值
 
0
投票總數: 14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