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田在中美夾縫間生存,是日本縮影
2020/11/12
在電動化領域,豐田在天津投入約1300億日元建設純電動汽車(EV)等環保車工廠的計劃正在推進。還與中國純電動汽車大型企業比亞迪(BYD)成立了推進純電動汽車研發的合資企業。2020年春季,在中國比日本更早推出了雷克薩斯和CH-R的純電動汽車。此外,還決定向廣州汽車集團提供具有優勢的混合動力車(HV)技術。
中國總理訪問豐田是「最後機會」
豐田的對華政策的轉捩點可追溯至2018年5月11日。當時中國總理李克強到豐田的北海道公司(北海道苫小牧市)考察。
豐田北海道是生産變速箱等的工廠,豐田社長擔任第一線指揮,迅速設置了介紹燃料電池車和自動駕駛汽車等最尖端技術的特設展區。訪問時可以看到李克強總理向豐田社長針對燃料電池車熱心提出問題的情景。
![]() |
豐田章男給李克強當嚮導考察豐田北海道工廠(2018年5月,北海道苫小牧市,KYODO) |
在之前的5月9日。豐田社長猶如與李克強來訪保持步調一致,彰顯出重視中國的態度。豐田社長一直堅持不過度追求銷量規模的經營,但那天表示「重視正在迅速增長的市場。對於增長市場,將在有望增長的時機投入經營資源,希望為了積極避免在市場上落後而作出改變」,這可以被看做是事實上在中國擴大規模的宣言。
「這是最後的機會」(豐田高管),面對李克強訪問這一中國送來的秋波,豐田內部感到緊張。在如今已成為世界最大汽車市場的中國,能否持續保持增長?豐田把此看做是最後的機會。
![]() |
背後存在豐田與中國的歷史性因緣。1980年代,開始推進改革開放經濟政策的中國邀請豐田在中國生産汽車。不過,當時處於日美汽車摩擦期間。豐田將有限的經營資源用於進入美國,拒絕了中國的邀請。當時,決定進入中國的是德國福斯。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