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電汽車進入普及期,中國拉動價格戰
2021/06/25
在中國,低價小型車接連問世。長城汽車的「歐拉R1(黑貓)」扣除補貼後實際售價約為120萬日元。該車頗受年輕人的青睞,在2020年中國純電動汽車銷量排名中位列第三。中國的純電動汽車由新涉足企業主導打破價格,出現了幾款比汽油車還便宜的車型。
日本汽車大型企業在價格競爭方面落後於人。日本車中最暢銷的純電動汽車是日産的「聆風(Leaf)」,售價為33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19.24萬元)以上,本田2020年投放了「Honda e」,最便宜的車型也在45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26.24萬元)以上。與預定投放售價接近汽油車的車型的法國雷諾及德國福斯等歐洲企業相比,日本車企此前很少能出現引人注目的低價車。
![]() |
長城汽車的「歐拉R1(黑貓)」 |
特斯拉等企業的價格超過40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23.32萬元)的汽車與低價車在性能方面的最大差距在於續航距離。中國的小型車為了實現低價,在續航性能上大打折扣,設想用於近距離購物等用途,未考慮長途行駛。
降低價格的關鍵在於電池。目前,全球汽車大型企業銷售的純電動汽車因電池採購價格過高而持續處於虧損狀態。
據英國IHS Markit公司的數據,電池的價格在2012年至2020年期間下降8成,預計到2023年將低於每千瓦時100美元。該公司預測到2030年將進一步下降到73美元。
如果電池的價格按照這樣的速度繼續下跌,2025~2030年純電動汽車的利潤可能會與汽油車持平(毛利率為20%左右)。預計馬達等電池以外的零部件的成本也會下降,純電動汽車的價格競爭將更加激烈。
純電動汽車最引人關注的是以美國蘋果等IT企業為中心的非同行企業的加入。索尼集團也發佈了名為「Vision S」的試製純電動汽車。IT企業十分重視擴充經由網際網路的車內娛樂等服務。這些企業在純電動汽車領域比現有汽車企業更具優勢,除了價格之外,軟體的充實等可能也會左右未來純電動汽車的競爭力。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山田遼太郎、田邊靜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