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將磷酸鐵鋰電池推向EV主流
2023/02/03
寧德時代首席科學家吳凱2022年7月表示,該公司的電池充電一次可以使純電動汽車續航700公里以上。寧德時代將於2023年推出由磷酸鐵鋰電池改進而來的「M3P」電池。續航距離可超過日産汽車的「Leaf」(中國名:聆風)等主要純電動汽車。
秘訣在於將電池容量提升兩成。能量密度達到了可與三元鋰電池媲美的每千克約200瓦時。對克服磷酸鐵鋰電池難以增加容量弱點起到關鍵作用的是全球最先進的電池封裝技術。
![]() |
傳統鋰離子電池是將多個電池單元組合成模組,再將多個模組和冷卻系統等組合在一起,製作成電池組。在這一過程中,模組的外殼和冷卻系統很佔空間,導致可鋪設在車內的電池單元數量減少。
磷酸鐵鋰電池克服了難以增容的弱點
寧德時代為了增加電池包的容量,開發出了省去模組、直接將電芯裝入電池包中的「Cell to Pack」。特點是將負責冷卻過去單獨配置的電池的多個零部件與構造材料融為一體。在以劃時代的方式節省空間的同時,保持了電池包所需要的堅固性。
![]() |
在中國主導下,磷酸鐵鋰電池面向純電動汽車的用途變得越來越普及。一方面,日本企業則尋求從材料和定置式用途尋找出路。
日本太平洋水泥計劃2020年代中期量産在磷酸鐵鋰電池中添加了錳的正極材料。這樣可以使容量增加2成至每千克約220瓦時。在定置式蓄電池領域佔有優勢的日本企業ELIIYPower(東京品川)在磷酸鐵鋰電池領域實現了達到三元係5~6倍的長壽命。
日本還出現了重新活比磷酸鐵鋰電池更早的「成熟技術」的動向。東芝的目標是跟200年前的伏打電池一樣,發展電解液使用不燃性水的水系電池。這種電池用於大型蓄電設施,可以比磷酸鐵鋰電池降低成本2~3成。東芝研發中心的八木亮介説:「可以降低實現安全性的外裝罐費用」。計劃最快在2030年推向實用化。
負極使用鋰的鋰金屬電池容量也可達到三元係的2~3倍,適合用於無人機。由於發生起火事故,相關研究被推遲,但導致起火的負極已經得到改良。軟銀尖端技術研究所的齊藤貴也部長表示:「估計能在2024~2025年投入量産」。
中企在車載電池市場掌握6成以上份額
蓄電池市場今後將大幅增長。據調查公司富士經濟預測,鋰離子電池的世界市場2025年將比2020年增長84%達到12萬3315億日元。佔需求近8成的是純電動汽車用途。將增至2020年的2.1倍。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