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産業聚焦 > 科學/技術 > 預知還能活多久,你想知道嗎?

預知還能活多久,你想知道嗎?

2019/11/01

PRINT

視頻

      「來生見吧」,醫生用平靜的語調在一位重病患者耳邊説。他從手裏的平板電腦上調出了患者的電子病歷。「一個月後的生存概率為33%」,螢幕上顯示著電腦計算出來的留給患者的生存時間,也就是「餘命」。醫生對病人和家屬説:「來生也許已經不需要治療」。隨後的日子裏,這位病人將工作移交給下屬,女兒則在病房裏舉行了簡單的婚禮……

    

      來自1000名癌症患者數據的暗示

       

      這並不是遙不可及的話題。從事姑息治療(也稱舒緩醫療)的專家、日本筑波大學講師浜野淳介紹説:「有些患者知道自己所剩時日不多,希望讓最後的人生過得充實,我們應當滿足這個願望」。這方面的技術已經具備。日本的研究人員通過調查約1000名晚期癌症患者的數據,發現血液成分和心律等檢查數據存在一定規律,這可以暗示出1周~3個月後的病人的生存概率。經過反覆研究,研究人員總結出了預測人生迎來最後階段時間的方程式。只需把每天的檢查結果輸入電腦就可以判斷此後生存的概率,假如測算一週後的情況的話,精度可達到8成左右。

      

  

      隨著電腦和人工智慧(AI)不斷進步,人類正逐漸走向一個能以較高的概率預測未來的時代。在眾多預測中,人們最關心的一件事莫過於「我還能活多久」。據醫療界人士透露,即便到了病人的生命即將燃盡的時刻,醫生也傾向於把剩下的時間多説一點。也有家屬覺得「要是知道所剩時間不多的話,就會要求放棄治療的負擔,讓病人按自己的意願度過最後一段時間」。

   

      是繼續治療,還是採取減少積極治療的姑息治療?面對這種情況時,人們往往很難做出判斷。姑且不論該不該告知病人實情,有關推測死亡時間的預測技術的研究之所以不斷被開展,也是著眼於解決上述難題。最近20年來,在世界各地各種各樣的預測方法得到討論。據説,美國有一個面向醫生的網站,輸入病人的診斷內容後就能顯示出生命剩餘時間。

   

      預知未來是古今中外人們的共同願望。古希臘許多人為占卜疫情和戰爭勝敗而前往神殿,從女巫那裏聽取神的告誡。這些預言大都被當作「命運」和「宿命」。因此人們注重的是在迎來此刻時如何應對,而不是如何去抗爭和改變。

   

      然而,技術革新帶來了創造性破壞。只要能預知未來,就可以改變命運——人們開始産生這樣的期待。人類在漫長的歷史中攻克了傳染病等,在有確切記錄的約300年時間裏,有些國家的平均壽命也從不到40歲延長到了80歲以上。在盡享天年的基礎上,人們對未來也更為在意。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10
具有一般參考性
 
0
不具有參考價值
 
0
投票總數: 10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