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知還能活多久,你想知道嗎?
2019/11/01
按照研究計劃,將把遺傳資訊和生活習慣與疾病的關係建立聯立方程式,找到如何讓人們健康度過一生的法則。即便達不到這一程度,也不是坐等病魔上身,而是改變生活習慣或提前開始治療,選擇一種不與疾病作伴的生活。未來是可以改變的。山本雅之介紹説,即便是祖父母一代趕不上,「對今後即將出生的第4代以後仍繼續收集數據,希望能有助於跨代的健康管理」。
![]() |
日本東北大學Tohoku Medical Megabank Organization負責人山本雅之 |
預測技術今後將普及到社會的方方面面,精度也會大幅提高。人類該如何面對能夠提前看到的未來呢。
「還能活多久」,筑波大學講師浜野淳計算出生存概率的數字後反而開始為之煩惱。「應該毫不隱瞞地告知患者和家屬嗎?知道之後會幸福嗎?」研究成果出來了,但又陷入新的痛苦。他經過反覆思考後得出的結論是「不應該將生存概率告訴患者和家屬。為了讓患者充實地活到最後一刻,我們應該盡可能地把自己的事情做好」。正因為快要迎來一個可以預測未來的時代,我們才不能操之過急,重要的是思考如何珍惜眼前的生活。
科學的手術刀瞄準「未病」
將來可能患上的疾病能在多大程度上預測?最新科學開始解決這項兩千多年來的難題。
中國古代醫學典籍《黃帝內經》中有這樣一段記載「上醫治未病,中醫治欲病,下醫治已病」。大意是「一流醫生不讓人患病。二流醫生治療將要患病的人。三流醫生治療已經患病的人」。認為一流醫生應治療還未患病的「未病」。健康和疾病之間存在「未病」這個狀態,如果在這個時期消除身體的異常,通過簡單治療即可保持健康。如果在「未病」期間置之不理,病魔將悄悄侵蝕身體,直到某一天病發。這樣一來,治療將需要很長時間,還有可能演變成重症。
![]() |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