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式資本主義迎來轉捩點
2019/08/21
2020年美國將迎來總統選舉。在野黨民主黨的候選人之一伊麗莎白·華倫(Elizabeth Warren)2018年提出了明確倡導反資本主義的政策,向選民發出呼籲。美國企業高層應該能感受到吹向自己的逆風的強勁。
此次的商業圓桌會議的宣言並未納入提高工資和環保等具體舉措,實際效果無法衡量。或許有觀點帶著偏見認為,這是感到股價上升已達極限的經營者在改變目標。
即使包括這種方面在內,企業經營者自身宣佈改弦易轍的意義也很巨大。此外,不容忽視的一點是,追求長期投資的股東也發出了聲音,要求管理層推進廣泛意識到利害相關方的經營。
歐洲在改變方面走在前頭。英國修改了上市企業的《公司治理準則》,要求作為利害相關方在經營中納入員工的聲音。自1月以後開始的結算期開始適用。
日本截至目前的企業治理改革反而追求了鐘擺轉向重視股東的方向。日本存在重視員工、合作夥伴和社會的企業文化的基礎,另一方面,這也是出於對利潤水準持續低迷、無法擺脫長達30年的股價低迷的反思。
稱得上雙方相去甚遠的鐘擺看起來從美國轉向日本一方、又從日本轉向美國一方。
上述宣言的標題是「為所有美國人服務的經濟」。在企業與社會保持協調的同時實現持續增長的資本主義應該是什麼樣呢?即使在此前的延長線上奮勇前進,如果無法找到答案,也將是各自摸索道路。這種色彩正在進一步加強。
本文作者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編輯委員 藤田和明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