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日本經濟白皮書管窺中國經濟未來
2019/01/30
日經中文網特約撰稿人 肖敏捷:最近出差去國內和一些朋友就中國經濟的未來趨勢交換了一些看法。雖然表達方式有直截了當的也有曲裏拐彎的, 但難以樂觀的看法居多是難以掩飾的事實。宏觀層面上,2018年的經濟增長率創28年來的新低,目前正在召開的地方政府兩會上,已經有地方政府宣佈2019年的經濟增長率目標為5%左右,多年來習以為常的高增長率已慢慢成歷史。微觀層面上,汽車賣不動,房市不再火,連笑傲百業的IT行業似乎日子也有點緊。總而言之,在這種氣氛下開始唉聲嘆氣的人居多也不奇怪。
|
但是悲觀歸悲觀,每個人的日子還是要過下去的,中國經濟的路還是要走下去的。問題是如何走很多人心裏沒譜所以才容易出現悲觀情緒。看了一些專家們的預測報告,筆者估計他們在寫報告時心裏也沒譜。試問那些專家你連明天晚上新聞聯播的內容都不知道,大談5年後或10年後的中國經濟走勢是不是有點跳大神的感覺?
筆者相信國內的政府和企業完全有能力闖過難關,但是希望大家偶爾聽聽旁觀者的意見也許有助於更佳的決策。在此筆者建言希望大家有機會翻閱一下日本的《經濟白皮書》,尤其是1970年代的白皮書,因為這裡記載著日本經濟如何實現經濟轉型。1947年7月起日本第一次公佈《經濟白皮書》,2001年以後改為《經濟財政白皮書》一直持續到現在。白皮書不僅僅是預測經濟增長率,從經濟形勢判斷分析到解決問題很具實用性。尤其是每年的小標題如同俳句非常精彩,言簡意賅地表達出最想傳遞的資訊。
筆者為什麼建議大家看70年代日本的《經濟白皮書》?因為中國經濟目前所處的環境與70年代的日本經濟非常相似。例如從經濟增長率的變遷來看,1970年是日本經濟的歷史轉捩點。當年日本的實質經濟增長率為10.3%,但這可能是我們這一代人經歷的日本經濟最後一次的兩位數增長。在尼克森放棄美元與黃金掛鉤(1971年)導致日元匯率爆升和石油危機(1973年)的雙重打擊下,1974年日本的經濟增長率為1.2%的負增長。雖然1975年恢復到3.1%的正增長,但日本經濟從此告別高增長正式進入中低增長的新階段。
1970年以後的《經濟白皮書》頻繁強調的政策課題就是如何適應低速增長。首先對於政府來講,加速福利社會的建設成為主要政策目標。經濟高速增長期間,企業盈利能力強,所以無論是就業還是提供社會保障,企業會替政府分憂的。但是進入低增長的新階段後,企業為了生存又把這些社會義務推給政府。為了減輕經濟減速對國民生活的衝擊,1972年起,日本政府開始發放兒童補貼,宣佈70歲以上的老人醫療費全免,把健康醫療保險的個人負擔比例從50%降到30%。經過這些政策努力,雖然經濟增長率大幅減速,但除了1974年以外個人消費每年都在增長,社會秩序也比較穩定。當然70年代實行的高福利政策帶來了今天日本財政惡化的後果,看來世界上確實不存在免費的午餐。
其次對於企業來講,瘦身經營成為不可避免的課題。具體來講,經濟高速增長期間,企業無論是員工還是資産規模都急劇擴張,大環境變了,企業為了度過難關需要減肥。1974年,破産企業數跟1973年相比大幅增加43%就是瘦身經營的典型事例。但非常令人驚訝的是在這期間日本的失業率一直保持在2%左右。一方面是政府從法律上加強保障員工的合法權益,企業很難輕易裁人,另一方面服務行業發展迅速,成為接納製造業過剩勞動力的主力軍。60年代末期,日本放鬆外資投資管制,進入70年代,像麥當勞,肯德基等美資的快餐連鎖店正式進軍日本,日本本土也如雨後春筍般出現一大批郊外餐飲店,咖啡廳等。高度經濟增長期間,日本人只忙於賺錢沒時間享受,經濟進入低增長期後,國民卻有了更多的休閒時間享受生活。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