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田EV生産變革:3分鐘成型1/3車身
2023/09/19
在豐田元町工廠(愛知縣豐田市)內的一角,雖然裝有輪胎及電池等,但沒有側面和上部的車體自律控制方向盤,以秒速0.1米行駛。而機器手臂則負責安裝無人搬運車(AGV)運來的座椅部分。
![]() |
無人搬運車(AGV)正在運送座椅部分 |
完成裝配的車輛會通過無人駕駛自行前往檢查和出貨的區域。這樣可以省去原有生産線的傳送帶,短時間內更容易改變工廠的配置,還可降低投資額。豐田的目標是將現在需要10小時左右的車輛組裝時間減半。
對於純電動汽車來説,電池的成本較高,只在傳統工廠原有基礎上改進將難以實現盈利。特斯拉採取的是鎖定個別車型進行大量生産,以提高成本競爭力。
在汽車生産技術和設備方面有積累、車型也很多的豐田與純電動新興企業存在不同的情況。不過,豐田的執行董事、CPO(首席産品官)新鄉和晃表示「我們從純電動汽車專業廠商學習到了新的選項,正在挑戰」。豐田純電動汽車的新生産線的目標是將「工序、工廠投資及生産準備時間」全部降至以混合動力車(HV)和汽油車為主體的傳統生産線的一半。
豐田目前有兼顧提高乘坐舒適性和降低成本的「TNGA」平臺。
豐田計劃到2026年,將純電動汽車的銷量提高到年産150萬輛,達到2022年的約60倍,首先將利用採用TNGA的平臺和純電動汽車用的2種平臺進行純電動汽車的生産。日本中西汽車産業調研公司的中西孝樹認為,在兩個平台中,TNGA的比例「佔4成(60萬輛)左右」。
![]() |
豐田的新平臺在生産過程中將車身分為主要3個部分 |
現有平臺也以兼顧汽車高效開發和乘坐舒適性為目的,但估計還不足以靠純電動汽車盈利。在2030年的計劃銷量350萬輛中,有170萬輛將使用採用一體化壓鑄及自走生産線的此次新開發的平臺。
豐田2022年的純電動汽車的銷量為2萬4千輛,與美國特斯拉的131萬輛有很大差距。新技術將加快引入量産現場,將憑藉純電動汽車打造作為競爭力源泉的「豐田生産方式」。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矢尾隆行、野口和弘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