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裏漲、近郊跌,從日本房價看貧富分化
2021/04/29
在中等收入階層當中,很多人對於新購買住房感到猶豫。東京都台東區和墨田區靠近市中心,疫情前住宅價格每年上漲7~8%,但最近出現近2%的下滑。大型住宅資訊網站LIFULL的中山登志朗表示,「隨著在家辦公的普及,更換為位置較遠但價格較低的住房的人增加」,在東京都調布市和多摩市等的郊外,也出現了房價正在上漲的地區。
住宅價格變化的背景是貧富差距擴大。就職於大企業的高收入階層在疫情下工資仍保持穩定,還享受持有的資産價值隨著股價上漲而增加的好處。
![]() |
東京(資料圖) |
另一方面,在疫情長期持續的背景下,餐飲和服務業工作者和非正規就業者等群體容易遭遇失業和收入減少的情況,面臨嚴峻環境。市中心的高價位住宅樓上漲,近郊的低價位獨棟住宅則因需求減少而降價。住宅價格呈現出「K字型」,反映出收入差距擴大的一面。
![]() |
海外也有很多相似的案例。在南韓,首爾的住宅樓價格3月達到平均11億韓元(約合人民幣640萬元),暴漲至5年前的約2倍。事實上此類住宅樓僅限於富裕階層持有,對此南韓民眾的不滿加強。
在美國,2020年住宅價格比上年上漲9.3%。美國智庫城市研究所(Urban Institute)預測稱,到2040年,自有住房比率將為62%,比現在下降3個百分點。原因是目前的年輕階層和黑人等經濟上處於不利地位的人的購買會減少。
針對住宅價格的兩極分化,日本早稻田大學教授橋本健二擔憂「也會導致地區間的貧富差距擴大」。這是因為如果高收入階層集中於市中心、中低收入階層離開市中心的趨勢加強,「地區間的稅收差將拉大,行政服務和教育水準方面會出現差異」。疫情後的政策,不能缺少避免貧富差距固定化的角度。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北爪匡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