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博士人才不到歐美的一半
2021/10/26
在日本國內,研究所的博士學位取得者在2006年度達到頂峰後轉為減少。從最近的2018年度的數據來看,每100萬人口的博士數量為120人(包含人文和社會科學類),不到美英德的一半。日本與競相培養優秀頭腦的世界潮流背道而馳。
![]() |
在日本,很多年輕研究人員任職於任期並不穩定的職位。需要在有限期間裏取得成果,失去了挑戰大膽研究的風氣。研究環境閉塞,追求有野心的研究的年輕人減少。這樣的惡性循環沒有停止。
此外,日本也缺乏經濟上的扶持。日本內閣府2020年發佈的調查結果顯示,在美國,9成博士生獲得學校和國家的支援。而日本的這一比例不到4成。從年均支援額來看,美國換算成日元超過27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15.1萬元),日本約為78萬日元(約合人民幣4.4萬元)。
日本的教育財政支出與國內生産總值(GDP)之比僅為3.0%,低於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成員國平均的4.4%,在有可比數據的38個國家中最低。日本面向初等和中等教育、面向高等教育的財政支出均明顯落後。
![]() |
2013年在安倍晉三政權下啟動的「教育再生實行會議」于9月決定取消。日本的實際情況是,入學考試改革遭遇挫折,教育和研究環境的改善明顯迷失方向。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在10月8日的施政方針演説中強調,「增長戰略的第一支柱是實現科學技術立國」。立憲民主黨也在政策集當中提出,「在質和量兩方面改變研發的應有狀態」。但是,還沒有發展到包括具體措施的政策討論。日本目前仍看不到成為國家基礎的人才培養的基本戰略。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生川曉、松尾洋平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