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産業聚焦 > 商業/消費 > 日本漁業降至頂峰的3成,進行70年來重大改革

日本漁業降至頂峰的3成,進行70年來重大改革

2018/09/30

PRINT

 

   據日本水産廳統計顯示,挪威的漁業者每人平均産量為214.5噸,竟然達到日本(27.5噸)的約8倍。日本甚至低於達到30.3噸的南韓。從每艘漁船的産量來看,相對於挪威的637.9噸,日本僅為31.1噸,只有挪威的20分之1。

 

   挪威1980年代致力於減少漁船,漁獲量一度減少,但在更換漁船之際,推進大型化和高性能化,自上世紀90年代起,漁獲量轉為復甦,生産效率出現提高。

 

在北海道根室市打撈的秋刀魚(資料圖)

 

    在資源管理方面,引進了按漁船分配捕撈量配額的制度。漁業者為了充分利用有限的配額,減少價格低的小型魚捕撈的意識發揮作用,結果産生了有助於資源保護的效果。

 

   另一方面,日本對漁船等的設備投資進展緩慢,日本農林水産省高官表示:「結構改革起步較晚」。為了挽回起步晚的劣勢,日本水産廳6月擬定了水産業的改革方案,納入了漁船大型化和促進新增企業進軍養殖業等內容。預計向下次國會提交《漁業法》等的修正案。日本關係到漁業理想狀態的如此大規模的改革將是約70年來的首次。

 

   在有望實現增長的養殖業,已經開始修改外部企業進入的壁壘等漁業權制度。漁業權是在一定漁場以排他性地位經營特定漁業的權利,授予對象按法律進行排名,當地漁協具有優先權。而在改革方案中,將廢除漁業權的優先級,根據都道府縣的判斷授予企業。

 

   漁業即使是養殖業,也以小魚等作為餌料。如果不持續保護有限的天然資源,遲早將迎來極限。能否兼顧資源管理和生産效率的提高?日本的漁業迎來了能否東山再起的關鍵期。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池田將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13
具有一般參考性
 
1
不具有參考價值
 
1
投票總數: 15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