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打造零件供應網爭奪電動車主導權
2019/06/04
最為受益的是寧德時代。有行業相關人士表示,在上海車展上發佈的新型純電動汽車的「近一半用寧德時代的電池」。在2018年的世界車載電池出貨量排行榜上,前10名裏中國企業佔到7家。在驅動馬達領域,精進電動科技等的規模擴大,還將開拓外資客戶。
在自動駕駛等汽車的數位化技術創新領域,強有力的中國初創企業也開始誕生。
![]() |
禾賽科技CEO李一帆 |
從美國矽谷歸來的中國創業者2013年設立了禾賽科技,該公司開發的是被稱為「LiDAR(雷射雷達)」的系統。這一系統以雷射雷達觀測汽車周圍360度的三維數據,將成為自動駕駛汽車的「眼睛」。
禾賽科技的CEO李一帆等創業成員從美國史丹佛大學等畢業後,在美國創業。接受百度等的出資後,把總部轉移至上海。李一帆表示,感覺如果進行大量生産,只能選擇中國。
![]() |
該公司在上海擁有佔地面積1.3萬平方米的工廠,正在迅速追趕雷射雷達領域的世界巨頭美國Velodyne LiDAR,很多開發自動駕駛技術的IT和汽車企業已成為其客戶。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