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鐵寶鋼恩仇記(下)師傅的預言成真
2022/03/28
岡田的預感在將近40年後的今天成為現實。2020年,以寶山鋼鐵廠為核心的中國寶武鋼鐵集團的粗鋼年産量突破1億噸。中國鋼企首次達成這一成就,是日本製鐵的2倍以上,超過歐洲阿塞洛米塔爾鋼鐵集團位居世界第一。
2020年12月,寶武董事長陳德榮在慶祝儀式上表示,1億噸只是新的起點,要儘早成為世界鋼鐵業的領先者。
![]() |
寶鋼在規模上輕鬆超越了曾經的「師傅」——日本製鐵,並把觸手伸向被稱為日鐵技術精髓的電磁鋼板。日鐵以擅自使用專利為由起訴寶鋼。以鷹派作風聞名的日鐵社長橋本英二説出「不能放過寶鋼」的話,也是認為對方的行為踐踏了先輩們構築的良好關係。
「中國的發展有助於亞洲穩定」
日鐵給自己創造了一個未來之敵。難道説當年管理層的選擇是一個愚蠢的決定嗎?鄧小平訪問時,關澤秀哲(後來擔任新日鐵副社長)作為股長在君津負責接待,並擔任過稻山和齋藤的秘書。他是這麼講的:
「當時財界人士思考日本可以為世界發展做些什麼工作。中國的發展有助於亞洲穩定。為此必須幫助中國。當時抱著這樣的想法」。
日鐵的前身八幡製鐵和富士製鐵也在成長初期從德國和美國企業學習了技術。正如「鋼鐵就是國家」這一説法所象徵的那樣,現代國家的發展離不開鋼鐵業是20世紀之前的常識,因此國際合作不僅限於日本。實際上,作為有著濃厚國策色彩的經濟合作項目,當時的新日鐵也根本沒有拒絕的餘地。
面向未來什麼最重要?關澤多次從稻山和齋藤那裏聽到他們這樣説:
「日本的産品製造必須時刻領先他國一步。做不到這一點是不行的」。
先人的哲學肯定不是單純的理想論。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湯前宗太郎 杉本貴司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