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專欄/觀點 > 觀點 > 野中郁次郎談日本企業失去30年的本質

野中郁次郎談日本企業失去30年的本質

2023/11/22

PRINT

     日本企業至今未徹底走出「失去的30年」。日本不再誕生劃時代的技術以及像美國「GAFA」那樣的創新性組織,也沒有再湧現受到世界矚目的企業家。日本企業出了什麼錯?又都錯在哪兒?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採訪了《失敗的本質》等的作者、經營學泰斗、日本一橋大學名譽教授野中郁次郎,向他請教了日本「失去的時代的本質」和藥方。

    

野中郁次郎(目良友樹 攝)

    

      在泡沫經濟崩潰後的日本,就業、設備和債務等3個過剩問題被認為困擾著企業。但野中郁次郎認為真正束縛企業的是三種截然不同的「過剩」。

  

      記者:對於日本企業來説,「失去的30年」的真正原因是什麼?

    

      野中郁次郎:就業、設備和債務都是如此。但從本質上來説,計劃、分析與合規(compliance、遵守法令)這三項都出現過剩。

  

      如果過分重視數值目標,將損害經營活力。比如,很多企業都很重視迴圈式品質管理(Plan-do-check-act,簡稱PDCA),但社會學家佐藤郁哉最近表示已經成為「PdCa」。意思是偏重於P(計劃)和C (評價),卻無法推進d(實行)和a(改善),我深有同感。

  

      行動被輕視,抓住本質堅持到底的「野性」被削弱了。野性是我們與生俱來的身體智慧。過度重視計劃和評估,身體智慧就會退化。

  

      記者:沒有計劃和數值目標是不是會無法維持經營?

  

      野中郁次郎:這些(計劃和數值目標)可能有助於維持現狀的經營,但無法推進改革。從歐美科學管理方法發展而來的做法往往排斥情感等人的因素。當計劃和程式被重視時,人們就會等待指示,而不是開動腦筋去發揮創意。

  

      正因為前提是計劃和程式是完美的,所以一旦遇到環境的變化和意想不到的事態,思考就會停止。即便在經濟高速增長期是飛躍的驅動力,但現在卻成了阻礙增長的因素。

   

野中在東京都心的辦公室裏收藏著超過3000冊的書籍(目良友樹 攝)

          

      記者:您的《創造知識的企業》一書在28年前出版時,首先在美國受到關注。您用「隱性知識」和「顯性知識」的概念闡明了日本企業的創新性,那麼現在如何呢?

  

      野中郁次郎:這裡説的是平衡很重要。技術創新是通過深深植根於個人行為和價值觀的隱性知識和可以用數值和文字表達的顯性知識的相互作用而産生。這兩種知識必須相互促進,但計劃和評估的重覆不會帶來創新。

  

      也許是因為過去的成功經驗過於突出。對於瞬息萬變的現實應對不當的傾向在過去的30年裏一直在持續。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14
具有一般參考性
 
2
不具有參考價值
 
7
投票總數: 212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