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電5分鐘續航200公里,EV快充競爭加劇
2022/05/24
Ariya和bZ4X是瞄準全球化的車型,首先在日本市場進行普及將成為試金石。日産高管針對Ariya的充電性能表示,「如果考慮到國內的充電基礎設施,達到了足夠的水準」。
基礎設施也穩步發展
領先的海外企業在推出支援大功率快充的純電動汽車的同時,還將加快建設快速充電器。特斯拉自2012年起,開始在全世界構建大功率充電網「超級充電站」(Supercharger)。截至目前,包括支援250千瓦的快速充電器在內,設置了3萬處以上。
此外,大眾集團和現代等出資的純電動汽車充電服務企業德國Ionity提出計劃稱,2025年之前在歐洲設置約7000個350千瓦的快速充電器。在美國,大眾旗下的充電服務企業Electrify America自2018年起開始設置350千瓦快速充電器。
![]() |
日産的新型純電動汽車「Ariya」 |
海外企業大力推進大功率充電的背景是,為了延長純電動汽車的續航距離,電池的搭載量在增加。如果不提高充電輸出功率,充電時間將相應延長。
在高檔車市場,配備達到此前普通純電動汽車約2倍的電池(容量約100千瓦時)的車輛已經問世。保時捷的Taycan為93.4千瓦時。德國博世預測稱,配備75~100千瓦時大容量電池的純電動汽車的比率到2025年達到20%,到2028年擴大至32%。
不過,要支援大功率的快速充電,純電動汽車的設計本身為了能承受較高電壓,也有必要進行大幅調整。目前,日本企業在純電動汽車上搭載的電池和馬達等支援400伏電壓,但保時捷和現代等支援快速充電的車型已提高到800伏。
日産高管表示,要支援800伏電壓,「有必要改變很多零部件」。預計日本企業支援更高電壓需要較長時間。此外,如果配備支援高電壓的零部件,車輛成本也將進一步提高。
以被認為佔到純電動汽車製造成本3分之1的電池為代表,純電動汽車的成本高於引擎汽車。這種差異導致純電動汽車的銷售價格高於引擎汽車。
日本企業為了降低價格,推遲支援大功率充電,靠低價優先加快自身産品的普及。但充電性能上,如果日本企業與競爭對手的差距擴大,有可能喪失通過引擎汽車掌握的較高全球份額。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清水直茂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