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專欄/觀點 > 專欄 > 電裝研究(下)驚嘆于中國速度,加快轉型

電裝研究(下)驚嘆于中國速度,加快轉型

2022/11/23

PRINT

日本企業研究

      「我們打算2022年度內完成1~2項」。

 

      電裝(DENSO)首席財務官(CFO)松井靖提到的話題是出售與引擎相關的零部件業務。9月,該公司將燃油泵業務出售給了豐田集團的愛三工業,松井説「除此以外,(我們)還設想了好幾個項目並已開始行動」,提出了推進結構轉型的方針。

   

  

      電裝引進了自主將二氧化碳排放量換算成費用的「內部碳定價(Internal Carbon Pricing,ICP)」機制,目前正在判斷二氧化碳排放量大的業務的收益性和資本效率。該公司擁有約40項引擎相關零部件業務,包括火星塞及汽油噴射器等。加緊出售這些業務的背後原因是全球的汽車電動化浪潮正以超出預期的速度襲來。

 

      中國企業的業務推進「速度太快」

 

      「低成本化的速度是實在太快了」。

  

      研究各國廠商純電動汽車(EV)的日本名古屋大學大學院(研究所)教授山本真義(電氣工學)對拆解後的中國純電動汽車難掩驚訝。

  

電裝設立了定位於「電動化大本營」的基地「電動開發中心」(日本愛知縣安城市)

  

      山本教授尤其關注的是與馬達及電池同樣重要的零部件「逆變器」。這是一種通過對電流進行轉換來有效控制馬達的設備,在混合動力車(HV)用途領域處於領先地位的電裝掌握了全球約30%的份額。但一家中國純電動汽車生産商卻將價格低廉的家電用零部件用在了逆變器上。據稱,逆變器的價格僅為主要純電動汽車配備的産品的三分之一左右。

 

      隨著純電動汽車的普及,汽油車使用的零部件將會走向衰退。電裝曾經認為,就算這樣的時代來臨,只要掌握逆變器,公司就能繼續生存下去。但即使是這樣的「王牌産品」也有可能捲入與新興企業之間的無情的價格競爭。

 

      在中國純電動汽車行業,日系零部件廠商基本上沒有存在感。以日系企業兩倍的工資來吸引人才的中國零部件製造商和歐洲企業等控制著零部件的供應。山本教授指出,包括電裝在內的日系零部件製造商「仍具有優勢,那就是能以低成本生産高耐久性和可靠性的産品」。他表示:日本企業「應該儘快擴大與領先的海外純電動汽車生産商的交易」。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8
具有一般參考性
 
0
不具有參考價值
 
1
投票總數: 9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