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料熱下的全球鰻魚爭奪戰
2019/07/26
4月,討論如何保護東南亞鰻魚資源的國際會議在東京舉行。日本、南韓和台灣的代表出席了會議,中國大陸則連續5年缺席。由於大陸的缺席,討論並不熱烈。
![]() |
日台相關人士就如何保護鰻魚資源和産業進行討論(5月,台北) |
另外,魚苗的違規貿易橫行也被視為問題。應鰻魚行業希望保護本地資源的要求,日本與台灣當局禁止出口魚苗。結果,台灣的部分生産者經由香港把魚苗出口到日本,這種情況已經成為常態。
日本鰻魚進口組合理事長森山喬司表示,「為了保護彼此的鰻魚産業,希望積極進行討論」。5月中旬,日台的鰻魚産業相關人士及官員等70多人齊聚台北,為實現鰻魚貿易的正常化進行了討論。但反對聲也很強烈,最終未能談攏。
![]() |
鰻魚飯(資料圖) |
《華盛頓公約》締約國會議8月將在瑞士舉行。需要改善鰻魚資源狀況、由相關國家設定資源管理目標、完善貿易時的源頭追蹤。日本水産廳透露,如果不能解決貿易問題並進行報告,鰻魚「在2022年的大會上很可能成為國際交易的限制對象」。如果鰻魚貿易受到限制,魚苗自不用説,蒲燒鰻魚等産品基本上也將無法進出口。
留給整個東亞地區保護鰻魚資源和産業的時間不多了。
完全養殖實現商業化第一步
「比一般的鰻魚肉多,也很肥」,7月上旬,養殖業人士和鰻魚店的店主等十多人在東京一起試吃了2種鰻魚飯。一種是普通的養殖鰻魚,另一種是人工孵化魚苗的鰻魚。判定人工孵化鰻魚獲勝的專業人士很多,「味道和外表都不錯」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